在江西景德镇市郊湘湖镇陈家坂村一栋农房改造的工作室里,摆放着美国青年丹尼斯的各种陶瓷作品——海浪波纹的瓷盘、“长”着八爪鱼和珊瑚礁的茶壶……32岁的丹尼斯来这里已有8年,他曾做过护林员,创作的题材大多关于环境保护。
“靠一个产业支撑千年,景德镇如今拥有全球最完备的手工制瓷体系。”丹尼斯说,产业链齐备、创作便利、成本低,这样的创作环境吸引无数和他一样的陶瓷爱好者纷至沓来。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如今已成为海内外青年陶瓷爱好者的“造梦工厂”。近年来,3万多名“景漂”来到这里,其中“洋景漂”高峰时达5000多人。
“这里独一无二”
在湘湖镇,像丹尼斯一样的“景漂”就有200多人。
法国青年开弥2015年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景德镇常住,如今已拥有两个工作室。在她看来,景德镇有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和独特的艺术氛围。
“这里独一无二且多元包容。无论什么样的创意,都会被接纳,都有可能变成现实。”开弥说。
2013年,韩国青年姜东弦从首尔科学技术大学陶瓷设计系毕业后,来景德镇陶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创办了工作室。“政府不仅提供奖学金,还为工作室创立提供资金支持。”姜东弦说。
作为中国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吸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留学生。
景德镇国际艺术家工作室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驻场创作。已在这里度过9年时光的马来西亚小伙吴镇熙说,世界各地的陶瓷爱好者慕名而来;从美国归来的景德镇景漂协会会长焦孟田说,景德镇有强大的“磁场”。
“我在这里实现了艺术梦想”
夜晚,走进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由厂房和烟囱线条组成的LOGO独具特色,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我在这里实现了艺术梦想。”23岁的摊主李振兴去年毕业于景德镇学院雕塑系。他与两位同学成立了小飞鱼陶瓷工作室,在文创街区摆摊已有半年。
在李振兴的摊位前,来自江西九江的周朋超给女儿买了件礼物,“这是我第三次来陶溪川,这些年轻人创作的陶瓷很有创意,而且物美价廉。”
在景德镇,像李振兴这样的青年有很多。35岁的邱星竹白天在公司担任设计师,晚上在集市摆摊;31岁的赵媛媛从茶艺师转行做陶瓷,摆摊月均收入超3万元。
“通过微信小程序就可以申请摆摊,每月摊位费只要300元,大家可以共用一个公共窑烧制……”34岁的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苏辉两年前来到景德镇。在他看来,这里便利的创作环境、活跃的交流气氛,吸引着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人。
年轻创客汇聚瓷都逐梦的背后,是因瓷而生的景德镇如今正因瓷而变。
20多年前,景德镇“十大瓷厂”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座座废弃的老厂房、老窑炉、老烟囱,二十多万工匠陆续流向全国各地。近年来,千年瓷都转变思路,用新业态复活工业遗迹,把曾经的老厂房打造成青年创客个性表达的创业就业平台。
“截至目前,街区已帮助2万多名36岁以下的青年创业、就业。”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婧介绍,街区摊位已从2016年启动时的55个增至近1000个。
数据显示,常年在景德镇的创业者超四成是“80后”,超五成是“90后”,一半以上来自省外乃至国外。创新力和可塑性强的青年创客,为这座城市带来无限可能,也让陶瓷千年文化薪火相传。
“要把工匠精神传下去”
景德镇市珠山区三宝国际陶艺村的一栋6层小楼内,从事拉坯工序3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占绍林正在教徒弟们拉坯,其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远的来自黑龙江。为了让更多人学会这门手艺,他还通过线上直播进行公益教学。
“陶瓷文化传承,最关键的是把这种工匠精神传下去。”占绍林说,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陶艺的队伍中。
23岁的谭瑞江今年初专程从广西来景德镇拜师,在大学学习工艺美术专业的他,经过4个月的拉坯学习,下定决心要留在这里。“师傅在一道工序上钻研大半辈子,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我也想像他一样,在陶艺上追求极致,实现人生价值。”
御窑工艺传承人、景德镇御窑元华堂创始人向元华说,景德镇依然拥有全球最完备的手工制瓷体系,其核心价值是工匠精神,“这份精神凝结了中国人的审美和价值观”。
千百年前瓷工为皇家烧制瓷器的御窑厂遗址旁,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一应俱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这里常态化举办沙龙、讲座、论坛等各种活动,方便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青年交流分享。
“今天的瓷都承载了年轻人的爱好和梦想。”见证景德镇变迁的陶溪书馆馆长章武说,景德镇制瓷已从谋生型手工向兴趣型手工转变,海内外青年在这里不仅可以探索陶瓷材料与手工技艺的无限可能,也能找到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文/裴剑容 高皓亮 程迪 朱雨诺 王奕涵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