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让“副教授被中学生抢话筒”事件成为规则教育典型案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0 16:27

2月19日,一则题为“合肥教育名师陈宏友讲座中被学生轰下台”的视频+图文网帖在微博、抖音等多个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据介绍,2月18日下午,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陈宏友前往安徽省庐江中学进行的感恩主题演讲。期间PPT无法正常打开,这个过程中,陈宏友脱稿讲了一些内容,包括“同学们读书就是为了钱”等话语,引起了一位在座同学的反驳。该同学上台从陈宏友手中拿过话筒,并说道:“我们学习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而引发全场听众热烈反响,听众随后纷纷退场,讲座也不欢而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陈宏友到庐江中学演讲,“其输出的价值观大多和功利性相关,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甚至使用了涉及性别、国籍与族群的低俗、不当言论。这显然不应该。更何况,听众中有不少未成年人。事后,陈宏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学校的要求,他目前已经停课在家反省。希望他能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认真汲取教训,早日回到教书育人的正确道路上来。

不过,我同时认为,这位同学冲上台抢话筒怒怼的做法是否妥当,有待商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平时在班级课堂上上课,学生如果发现老师讲课内容错误,是否应当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才能发言?从视频中可见,当时至少有几百名学生济济一堂,聆听陈宏友副教授的演讲。在这样的场合,主讲人和听众都应守规矩,自觉维护讲座秩序,不能率性而为。陈宏友的演讲虽然“内容不当”,但没有到达违法犯罪的境地。既然如此,这位同学表示反对意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退场以示抗议;或者先批判性聆听,事后再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即使认为必须要当场制止陈宏龙的演讲,先向讲座主持人提出申请,得到同意后再上台……这些做法会比“抢话筒怒怼”来得更加理性一些。

在舆论对这位同学给予更多支持的背景下,笔者想借助此事重申程序正义的价值。要知道,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之母,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对于包括讲座在内的公共活动来说,一旦失去了规则的保护和约束,秩序容易遭到破坏,结果必将是得不偿失。观众对于演讲内容的判断各不相同,倘若今后只要有人认为主讲人的话语有误,就可凭借自己的个人感受,擅自冲上台“抢话筒怒怼”,即使动机、目的正确,也必然会形成无序的乱象,而这绝非现代文明社会该有的模样。

事发后,合肥市已责成庐江县成立调查组,对庐江某中学把关不严,予以调查问责。庐江中学不妨将该事件作为建立完善包括讲座在内的会议规则的契机,认真组织“回头看”,进一步细化主持人、主讲人、观众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会议纪律。更应把该事件作为对学生开展规则教育的典型案例,充分肯定这位同学“抢话筒怒怼”的勇气和正气,顺势而为,引导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他们实事求是,敢于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与此同时,也要对这位同学的冲动行为开展适当批评,并借机对全体学生开展规则教育,引导孩子们敬畏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初衷。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