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城市副中心举行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闻发布会。通州区副区长秦涛在会上介绍,经过五年创建,副中心各项“创森”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的平原区。
通过五年的创建,截至2021年底,副中心森林总面积45.42万亩,比创建初期增长17.3%;森林覆盖率33.43%,提高4.96%。林木面积为36829.7公顷,林木覆盖率为40.66%,提高4.38%;副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47%,提高15.82%;公园绿地面积为3331.3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8.11平方米,人均增长5.36平方米;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7.33%,超过指标要求7.33个百分点;副中心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2公里,超过指标要求1.5公里。“这一串串数字,生动诠释了绿色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最亮丽的城市底色,副中心正在“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林海之间加速崛起。”秦涛说。
下一步,副中心将提质增效,提升绿色公共福祉。完善“林、田、水、湿”相互融合的区域绿色系统,强化生态廊道建设,夯实生态本底。完善全域湿地生态系统,优化中心城区生态网络格局,大力推进涉绿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精准开展森林抚育和近自然健康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并根据城市景观林、生态林、文化林等不同功能需求,探索森林定向培育和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落实公园城市理念,更好地发挥公园服务功能。同时,通过文化助力,塑造绿色景观精品。推进城市滨河景观体系建设,推进五河沿线区域滨河景观提升。高水平推进道路绿化建设,重点推进老城区支路街巷绿化品质。推进精品绿化乡村、绿化镇区建设,实施100个“精品乡村公园”建设,塑造与地域文化主题匹配的“一镇一景”绿化景观风貌特色。全面实施城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养护,完成50余条道路精品绿地的创建工作。推进北运河-潮白河沿线、生态绿洲地区生态景观建设整体提质,引领区域生态建设协同发展。
此外,通过创新驱动,打造绿色产业试点。紧抓创森带来的绿色产业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种业”六大产业集群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一批数字技术与绿色经济融合创新平台。大力培育绿色金融生态,深入开展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积极承建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加快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让更多国际化、专业化的绿色产业要素加速向城市副中心集聚,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副中心还将构筑绿色生态示范,以提升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副中心城市生态品质为导向,持续完善“三网、四带、多水面、多湿地”水系格局和“两带、一环、一心”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优化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设施。进一步深化“一微克”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住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让副中心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水清岸绿触手可及。持续强化区域合作,以生态修复和生态示范为重点,加快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北三县共享绿色生态空间,不断引领京津冀生态领域协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副中心还将助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国务院国发〔2021〕15号文明确提出副中心要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并在构建绿色空间,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是副中心绿色发展系统工作中的应有之义、有力抓手。“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巩固创森成果,继续对标党中央精神要求、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关键领域,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加快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副中心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秦涛表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