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了30余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星河璀璨的梦幻星轨,是摄影爱好者们无法拒绝的美好。
但是,拍摄出星轨作品并不简单。除了专业的器材、特定的时间地点外,它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更是堪称“苛刻”。诸多攻略中反复强调着一句话:“必须是非常通透,万里无云的好天。”
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公开晒出了一张以故宫午门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轨图,“夜空中繁星闪烁,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迹线”,并以此作为“北京这些年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真实写照”。
北京的空气质量近年来的确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好。犹记得,此前“APEC蓝”“阅兵蓝”等一度让人惊艳,但到今年的“冬奥蓝”降临时,人们已然习惯了,常态的蓝天白云不再是奢侈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以空气质量改善为代表,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治理大气污染最快
北京的蓝天白云,有足够的数据可以为其注解。
记者近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13年北京的PM2.5是89.5微克/立方米,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经变为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三分之二。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两天。
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杜先生,近期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一幅得意作品:在夜幕苍穹中绚丽斑斓的星轨映射下,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标志性景观的“三庙一塔”建筑群显得神秘壮观。
画面太美,以至于很多人都怀疑“是合成照片”,杜先生对此反倒有些小骄傲:这恰恰说明了自己拍得够好。他也坦言这也得益于“空气越来越好”。
曾几何时,在家门口拍星轨对他来说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回忆起前些年,“空气很差,通透度很低”,一年里甚至都找不出一天适合拍星轨。日常生活中也总有恼人的雾霾、刺鼻的味道等。
如今,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杜先生说,在他们的圈子里,不少摄影爱好者都拍到了星轨。
北京的变化是我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这十年空气质量都显著改善。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也超过一半,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
“我国是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被誉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黄润秋说。
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评价说:“中国用不到十年时间,完成了美国近三十年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大力调整四个结构
为什么我国空气质量能有如此之大的改善?黄润秋认为,根本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科学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正是为了“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2013年9月,被称为“大气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明确到2017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要下降,其中京津冀地区要降低25%。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要求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
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之后,一场席卷全国空气保卫战随之展开,并打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末端治理、科技支撑的组合拳。
在黄润秋看来,其中,大力调整“四个结构”至关重要。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50万台减少到现在的10万台。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这十年,我们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了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吨重量箱。三是大力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这十年,我们淘汰老旧和高排放机动车辆超过3000万辆。目前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稳居世界第一。四是大力优化城市环境治理结构,把扬尘治理纳入重点领域。
除了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体现在: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据黄润秋介绍,这十年,我国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另外,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达到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
根据美国NASA观测的数据,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约25%来自中国,生态系统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稳定,给老百姓留住了更多的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表示,老百姓对蓝天碧水的幸福感和认可度大幅上升,创造了最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有效保护环境的成功实践。
制度实施效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成就背后,法治功不可没。如黄润秋所说,这十年,我国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建设进入了立法力度最大、制度出台最密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的时期。
作为立法力度最大的十年,这十年,我国生态环境立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首先,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环境保护法经过全面修订,于2015年生效实施,这部法律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等制度,被称作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
据统计,这十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修订了25部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等污染防治领域,以及长江、湿地、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和要素。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了30余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刑法及其修正案对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犯罪作出明确的界定。
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制度出台最密集的十年。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顶层设计的文件。之后,一系列创新性制度陆续出台,比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环保垂改、排污许可制度等,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也正式列入了国家综合行政执法序列并实现了统一着装。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十年,也是监管执法力度最严、法律制度实施效果最显著的十年。生态环境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是新环保法实施前的1.6倍。2013年至2021年,人民法院审理的以污染环境罪定罪的案件年均超过了2000件,而2013年之前每年也就是几十件,少的时候就是一二十件。此外,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五类案件共计17万多件。
黄润秋特别提及,执法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现代遥感、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以及走航车、无人机、无人船这样一些现代化执法装备,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问题发现机制,精准识别问题和线索,大大提高了对恶意排污行为的发现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和制度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帮扶力度,助力高质量发展。”黄润秋说。
文/张维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