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非遗技艺 古祠堂里点亮“炫彩宫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7 19:40

8月27日,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炫彩宫灯”非遗体验活动在海淀坦博丝路文明艺术馆举行。50位观众在“北京宫灯”传承人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宫灯,现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邀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北京宫灯”传承人陈小红,为观众讲解宫灯的悠久历史,并带领观众体验宫灯制作。

据介绍,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诞生于东汉,盛行于隋唐,已有上千年历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通常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传统灯彩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传统宫灯技艺更是国内工艺品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瑰宝。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海淀坦博丝路文明艺术馆,其前身是一座明朝万历年间的徽州古祠堂,2007年从安徽绩溪整体移建到海淀,成为西山文化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宫灯制作体验结束后,观众现场参观了这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徽州古祠堂,赏徽派建筑、观丝路文明艺术展和文思书院。广大市民可关注“海淀坦博丝路文明艺术馆”微信公众号收看此次活动的回放。

据悉,在2022年第十一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期间,海淀坦博丝路文明艺术馆举办“逛博物馆、品古建筑、深度体验海淀非遗技艺”系列活动。9月3日,将邀请观众现场欣赏“古彩戏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叶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