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理性应对净值波动:调业绩基准、提前终止产品、提升投研能力“各显神通”
上海证券报 2022-08-13 13:04

8月10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17日调整“招睿金鼎七个月定开1号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第4个投资周期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后为2.80%至4.50%。该产品之前的第1、2、3个投资周期中,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85%、3.65%、3.6%。

8月以来,多家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将调整旗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甚至终止部分产品。为何提前终止?部分机构在公告中提及“产品净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避免因管理规模下降造成投资损失”等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银行理财应对净值波动的理性举措,下调业绩基准有利于调整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上海证券报在调研中了解到,银行理财公司为控制净值回撤,也在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提高自主投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从而减小市场波动给产品收益造成的影响,更好保护投资者权益。

“收益未达标”:下调业绩基准

“目前,净值理财都是浮动的,且每开放一期产品会结合当前市场情况以及产品结构等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参考值。”招商银行理财经理解释称。

招商理财只是理财市场一个缩影。近期,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业绩未达标”是最主要的原因。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封闭式产品中有12380只产品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有近1200只产品到期收益未达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占比9.42%。

“业绩比较基准是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的展现方式,是银行基于投资经验,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计算得出投资者可能获得的年化预估收益。”一家国有大行理财经理表示,其实业绩比较基准只供投资者参考,产品实际到期收益可能高于、低于或等于该收益,具体结果要看实际运作情况。

“但仍有很多投资者把业绩比较基准误解成预期收益。银行下调业绩比较基准,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值。”资深理财规划师王诗文认为,银行此举主要基于对目前投资市场环境的预估,A股市场受综合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而部分风险等级R3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权益资产方面的配置权重,导致产品净值回撤。

客户收益主要取决于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情况。王诗文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创设之初,都会将债权类资产作为底层安全垫,故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也必然对这部分底层资产的收益率造成影响。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投资收益既与股市和债市走势等相关,也同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息息相关。

“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较大,而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相对较弱,在研究框架、人才等方面积累不够,很多理财产品业绩不达标。”银行业内人士称。

“避免投资损失”:产品提前终止

近日,农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提前终止运作多只理财产品。

据农银理财公告,该机构计划于8月24日提前终止“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在调整之前,计划到期日为2030年8月26日。对于该产品后续安排,农银理财表示,将按照产品说明书约定在产品提前终止日后2个工作日内将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如有)划转至投资者原账户。

“近期出现的少数产品提前终止,更多是因为产品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部分产品受市场影响,净值波动加大,少数业绩欠佳的产品因赎回等因素导致产品规模收缩,可能引发机构提前终止少数产品的运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通常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不会因为短期业绩不达标而终止运作,在定期开放日之前,还有机会达到业绩基准。业内人士透露,参照行业情况,针对部分净值波动较大,客户投诉较多,而且银行的分支行抵触较多的产品,银行方面会考虑提前终止运作。

受“业绩未达标”影响,银行理财业务投诉量较高。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867件,占投诉总量的5.1%,位列银行业务投诉第3位。

破局关键:“化被动为主动”

在净值化转型后,银行理财公司除了调业绩基准、提前终止产品,更应该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尤其是投研水平,方能真正理性应对净值波动。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为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业绩压力,短期内银行理财公司可以提升纯固收类产品占比,在此基础上,再积极推进产品类型和投资方向的创新,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在投资全过程中强化沟通管理。

“长期来看,伴随理财公司和理财业务规范化发展,产品谱系更加丰富,投资者对‘固收+’和权益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银行理财公司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布局,不断建设、完善投研能力。

“投研能力的提升将提高理财公司对市场信息和动态的反应能力。”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表示,理财公司需打造专业投研团队,加强投研一体化建设,构建涵盖大类资产的投研体系和风控体系。

如何强化投研及资产配置能力?交银理财相关负责人分析称:“一是加强与投资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快建设在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的量化投资研究体系;二是重视智能投研、量化模型和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不断加强利用智能化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针对产品差异化的风险收益特征,开展针对性的资产配置模型及投资策略研发,加强投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上海证券报在调研中发现,宁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公司也在考虑通过FOF、TOF类产品嫁接头部公募基金的投研能力和产品创设能力,借助公募基金的投研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银行理财子公司发挥客户资源优势,公募基金发挥投资资源优势,各尽其才,未来会有更多合作空间。”曾刚说。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半两财经 | 提前“退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银行理财投资者该怎么应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年内逾千款净值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证券日报 2024-06-15
适应净值化转型 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成常态
上海证券报 2024-06-05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证券日报 2023-12-19
年内2000余只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 业绩不达预期和规模下降成主因
证券日报 2023-12-08
应对债市波动 多款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证券报 2023-12-07
理财产品又现提前“退场” 提高投研能力成共识
中国证券报 2023-12-05
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回调 业内人士呼吁提高投研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3-07-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