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伏巨头晶澳太阳能与民生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贷、项目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晶澳旗下的晶澳智慧能源近期则刚推出晶贷宝(光伏贷模式)等四大业务模式。另一光伏巨头隆基绿能上月也新推出的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它由隆基担保合作的大型银行为用户购买隆基的光伏发电设备,提供贷款服务;同时,隆基会持续为此模式的正常运转提供技术支持、组件供应及保证金。
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3月起,至少还有天合光能、正泰安能、晶科科技等多家光伏行业头部企业推出“光伏贷”相关产品和服务。几大巨头此番集体进场,让饱受争议的“光伏贷”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热点。
光伏贷并非新鲜事物,好几年前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广。有不少农户每年坐收的进账完全够付银行月供,光伏贷成为他们无本收息的理财利器;还有一些农户却抱怨“光伏贷”让自己跳入陷阱,悔不当初,甚至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也发文提醒农户当心“光伏贷骗局”。
同样的光伏贷,为何却是不一样的口碑?
有人每月净赚好几百 光伏贷成理财帮手
前几天,山东聊城的网友小星晒出了自己用光伏发电稳定获益的理财故事。
去年,他申请了20万光伏贷,在家里闲置的一处农村院子建起了光伏电站,目前已经运行一年时间。
小星晒出的今年6月光伏电量电费总明细显示,当月总发电量为8080kwh,上网电费是3190.79元,补贴电费为242.40元,电费收益一共是3433.19元。扣除2700元月供,6月份他赚了700多元。
当然,由于日照条件的差异,并非每个月都能收这么多电费,有时候还会赔些钱。比如今年一月份就只发了3000多度电,五六月份入夏之后,日照时间边长,发电量才大增到8000多度。
不过,小星说,过去一年平均下来每月能有3000左右的电费收益,可以覆盖银行月供。“用8年的时间,把贷款的钱还了,以后不管发多少电,收入就全是自己的了。”对于未来,小星充满期待。
浙江的网友陈女士表示,家里也用光伏贷装了电站,“夏天能赚点儿,但是感觉差不多刚好能还上贷款。”当然几年之后贷款还完,发电的收益就成了陈女生家的净收入。在她看来,这才是光伏贷的最大价值所在。
皮包公司卷款跑路 有人大呼上当受骗
与此同时,却有不少农户反映落入“光伏贷”的骗局。去年年末,媒体就曾报道福建农户李先生的遭遇。
李先生从新闻上得知光伏发电是高科技、有前景,所以当业务员拿来厚厚一摞合同时,他都没怎么细看就签了字。第二天,销售人员和信用社的人上门来给李先生办了20万的贷款。
半年后,李先生觉得情况不妙。每月发电量带来的收入根本就偿还不了贷款,他不得不自己另外转账还贷。业务员当初打包票的“光伏板发电足以覆盖贷款利息”,“即使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发电量不足,公司可以补偿差价”等承诺,几个月后就不再兑现,一打听才知道光伏公司的老板跑路了,业务员也不知踪影。
安装第一年,李先生倒贴了2000元;第二年,倒贴了4000元,第三年估计至少要倒贴5000元。除了贷款本息要偿还外,还有杂七杂八的维修费,每年也要上千块。因为光伏公司的人已经跑路,李先生只能自认倒霉,怪自己轻信了业务员的忽悠。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有些地区甚至已经对光伏贷“谈贷色变”。今年5月16日,陕西省三原县政府发布关于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发电试点县项目有关情况的公告。公告称“据其他省份反馈,在整县屋顶分布式发电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外地光伏皮包公司打着发展光伏发电的旗号,以帮助农户解决建设光伏发电资金为由,游说农户进行光伏贷,贷款一批下来卷款跑路,造成产权不清,售后运维无人管理,安全隐患无人承担,正常运行无法保证,后期贷款无法偿还,蒙骗农户掉进‘光伏贷款骗局’的现象。”
公告指出,建议群众选择光伏企业时一定要选择在该县注册并在行业主管部门(县发改局)报备的光伏实施企业 ,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建议群众尽量自己到金融机构咨询贷款事宜,避免掉入“光伏贷”的陷阱。
今年6月1日,江苏启东印发的《启东市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要求,业主自主投资模式下,不允许光伏开发企业、光伏设备经销企业通过农户融资贷款或引入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贷款建设光伏项目,转移屋顶光伏投资主体,增加农户经济负担及金融风险。
屋顶光伏发电模式 出现三种盈利逻辑
一边是有农户因光伏发电获得实惠,一边却有农户在安装设备后直呼上当受骗。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相径庭的境遇,这一切还要从屋顶光伏发电的赚钱模式上说起。
据了解,分布式户用光伏系统需要把光伏板等设备安装在屋顶上接受光照。而国内拥有独立屋顶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因此农户成为户用光伏最大的目标群体。农户如果想利用自家屋顶发电赚钱,一般有三种经营模式。
第一种最简单,就是自己掏钱买设备安装,发电的收益都归自己。一般5-8年就能回本,如果光伏电站正常使用25年,后期收益全是净赚。但是这种模式会让农户在初期承受较大资金压力,适合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河北用户小江2015年在石家庄农村安装了光发电站,四年多就回本了,直到现在发电量也没有明显减少。说起这事,小江就后悔“当初装的太少。”
第二种模式是只出租屋顶,农户赚不了电费,只能收租金。一般合同还会约定,过若干年后,这套设备就归农户了,如果设备到时还能正常发电,农户就赚了。
湖北黄冈女孩小彩说,村子里有人装这个的,一年租金1200元,虽然钱不多,但是简单省事零投入,感觉很踏实。不过,对光伏企业来说,这种模式的资金要求比较高。
第三种就是光伏贷。农户以自身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建设电站,光伏企业负责设备安装、运维,电站所有权归属于农户。在贷款年限内,电站收取的电费多用于还款付息;贷款还完后,电站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
不难看出,光伏贷的模式能同时解决农户和光伏企业的资金压力问题,便于推广。但对农户来说,要承担刚性的还贷责任,每月要雷打不动地还银行贷款,当月发电量不足时要自掏腰包补足欠账,如果逾期还款,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光伏贷骗局”背后 多因中间商良莠不齐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所谓“光伏贷骗局”只能说是骗子利用了光伏,并不是说光伏贷本身是一个骗局。
从事过光伏贷业务的银行资深人士刘先生表示,前些年见过的许多不正规的、做中间商的企业,利用农户对光伏知识了解较少,也看不懂合同,把光伏贷吹得天花乱坠,诱导农户以自己名义来贷款。一旦皮包公司卷款跑路,发电站收益不够偿还贷款,农民就得自己补齐缺口,如果农民没钱偿还,银行也会产生烂账。
“光伏本身是好的,但是早些年骗子和不规范的公司也的确多。为什么房子和车子不容易玩这种骗局呢?因为价格相对透明。光伏门槛比较高,一般人也不懂是怎么回事。这个东西又符合国家政策,容易讲故事。有些骗子公司可以农户银行两头骗。”刘先生如此分析。
不过,他同时强调,搞光伏贷骗局的企业,和正规生产光伏材料的厂商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贸易公司、皮包公司,后者是制造业,这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对“光伏贷”收益和前景感到满意的多是北方地区的农户,觉得“上当受骗”或对收益不满的多是南方地区用户。
业内人士李先生指出,屋顶光伏发电收益主要受日照影响较大,每个省的光照资源以及当地的脱硫煤电价、甚至补贴情况都不相同。这些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光伏发电的收益。
举例来说,同一个光伏贷产品放在山东可能5、6年就可以回本,但是在南方比如江西、福建等省份至少要8年以上。总体来看,秦岭淮河以北的地方比较适合搞光伏发电,南方雨多,沿海还有台风,日照时间很可能不足,就不适合。
此外,不同品牌光伏设备的材料品质、安装工艺、后期维护,有很大差异,农户自身无法鉴定品质差距。一旦这些因素导致光伏贷实际收益不如预期,甚至造成电站衰减损坏,最终都是由农户买单。比如,些小公司在安装屋顶光伏时,为了骗取更多贷款虚报造价,会使用更廉价的劣质产品,这些太阳能板根本不可能使用10年。当产品出现问题时,公司已经销声匿迹。
李先生认为,如果搞不懂这些问题,农户最好不要盲目跟风办理“光伏贷”,出租屋顶更稳妥。
巨头携手银行入局 或将规范相关市场
当前的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由于第三方合作商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用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忧和疑虑,可靠融资、电站质量和后期收益保障问题已成为当前用户关注的“老大难”问题。
北青报记者发现,以隆基绿能为例,在他们新推出的服务模式下,由隆基担保合作的大型银行会为用户购买隆基的光伏发电设备提供贷款服务,同时隆基会持续提供技术支持、组件供应及保证金。为了保证电站质量的安全可靠,安装商也会经过层层筛选,以确保符合公司标准要求。
同时,隆基绿能还会通过技术部门与市场统计数据的反复核算,根据各省份不同的有效发电光照时长、当地脱硫煤电价等因素,结合贷款每月还款、运维、保险等花费所需金额,建立价格测算模型,倒推出各省份最高可以保证发电收益覆盖还款的贷款电站单瓦造价,并通过与合作银行的信息交互,系统联通,保证贷款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晶科科技也表示,与银行的合作中公司会提供担保,保障用户在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收益。在代理商的甄选上也会层层把关,确保全流程的安全可靠。
除了光伏巨头,各家银行业在“光伏贷”产品上也采用了多种方式保障农户权益。以“兴业光伏贷”为例,一方面,兴业银行会对合作企业严格把关,不仅给予购买光伏板优惠价,还会确保设备质量和后期维护服务。同时对合作企业的电站销售及运维协议条款进行审核,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兴业银行对发电收益资金进行封闭管理,保障了农户合理权益,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或许,当头部企业和各大银行的携手进入后,将有效减少目前光伏贷市场的相关乱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