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发展实现量与质“双提升” 商务部: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5-21 09:00

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回顾这十年,我国在外贸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发布会提供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数据。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2021年,新兴市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中的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6.2、5.9、20.1、12.7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2012年增长122.1%,服务贸易逆差创十年新低。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取得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并且长时间保持是我国外贸这十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我国也正从外贸大国走向外贸强国,规模大结构优,贸易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越来越多。此外,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对外贸易,而是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与对外投资等多方面相结合。

诚然如此,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稳外贸的压力显著增加。盛秋平在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商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令浚指出,中国外贸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更强,在经济引擎中发挥的作用更大,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更雄厚。未来改革创新也仍任重道远。

稳外贸基本盘的解题思路

针对当前我国稳外贸面临的巨大压力,这场发布会对外释放了解题思路。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外贸总体实现“开门稳”,但较去年同期增速29.2%要低,稳外贸压力加大。尤其是面对国内多点散发疫情,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风险挑战增多,我国外贸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盛秋平表示,外贸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商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围绕接下来的稳外贸工作,盛秋平提出五方面要点。

一是提升外贸质量效益。持续推进优进优出,大力发展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支持品牌产品出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优质农产品进口,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二是支持外贸创新发展。积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综服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建立绿色低碳贸易标准和认证体系,培育绿色低碳贸易主体,加快推动绿色贸易的发展。

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调控体系,促进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等相互衔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的平台,支持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动外贸企业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

四是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仍然继续,我们将加大力度应对,努力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断等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经贸展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用好RCEP自贸协定,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

白明表示,这五方面均是中国近些年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当前形势联系最为紧密。目前,国内受疫情的影响还未完全克服,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风险挑战增多,东南亚国家的复工复产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带来一定冲击。这些都加大了我国稳外贸特别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挑战。

外贸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过去十年,是我国外贸发展不平凡的十年,我国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外贸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突出体现在数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

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去年的39.1万亿元,增量高达14.7万亿元,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王令浚在会上表示,近十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的不断跃升,充分体现了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在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与外贸规模相比,中国现在更看重外贸质量。

王令浚表示,这十年,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量质齐升和结构优化上,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唱主角。二是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互利共赢。三是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四是外贸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五是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竞争的新优势加速形成。

贸易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近十年,我国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层出涌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扩展到132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过2000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扩展到了31个。

盛秋平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了重大变革,跨境电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突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贸易的中间环节,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更多国家、更多中小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贸易的包容性、普惠性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消费行为的改变,各国消费者网购需求激增,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

据海关统计,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去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增长18.6%。

盛秋平指出,中国的跨境电商不光卖全球,也买全球,在丰富国内市场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全球贸易投资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2021年,中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2.97小时,相比2017年压缩了60%以上,出口1.23小时,相比2017年压缩了80%以上。中国精简了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书,并基本实现网上核验。实现了全国口岸收费目录的清单、标准全部公开。此外,由于口岸通关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企业可随时查询、跟踪通关物流的实时状态。

王令浚表示,十年来,我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营造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开拓新市场、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提供了信心和底气。

“营商环境的改善永无止境。中国将一如既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锲而不舍地推进口岸营商环境的不断完善。”王令浚强调。

白明建议,应该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减少企业各方面负担;推进贸易便利化与实施自贸协定相结合,方便企业分享自贸协定特别是RCEP带来的红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新华全媒+|从“量”“质”“势”解读外贸首季报
新华社 2024-04-13
破纪录的“10万亿”彰显中国外贸浓浓暖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规模稳中有增 质量优中有升——2023年外贸运行观察
新华社 2024-01-13
上半年我国外贸发展韧劲强 成色足
​央视新闻 2023-08-06
经济日报刊文:把握外贸发展“形”与“势”
经济日报 2023-06-19
39万亿元,彰显外贸发展澎湃活力
经济日报 2022-10-30
金观平 | 39万亿元,彰显外贸发展澎湃活力
经济日报 2022-10-30
建设贸易强国,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人民日报 2022-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