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请“针”重!
民航总医院 2022-05-01 21:3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的搏动性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

据数据统计,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3%。除疾病本身造成的疼痛外,偏头痛还会导致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焦虑、抑郁等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目前偏头痛的治疗以减轻或终止疼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疾病复发为主要原则,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及阿片类药物为主,但这类药物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因此,非药物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刺疗法作为非药物疗法中的一种,国际公认对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疗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偏头痛的针刺治疗。

中医治疗偏头痛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为目的。其中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法以毫针刺法、点刺放血为主,通过针刺穴位诱导得气效应,迅速获得镇痛效果。推荐穴位:局部阿是穴、百会、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等。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6次为一个疗程。另外,急性偏头痛可以配合耳尖局部点刺放血加强活血泻热、通络止痛之功。实验研究也证实,刺破体表的微细体液管道,可起到刺激和调整微循环功能状态的作用,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正邪交争的疾病阶段。

缓解期的治疗则以辨证论治为主,针刺穴位要因人而异。已有研究表明,缓解期的针刺效果与西医预防性治疗药物的效果相当,且副作用明显少于药物。缓解期针刺推荐主穴有百会、风池、率谷、太阳、外关、阳陵泉。根据中医辨证,偏头痛分为肝阳上亢、痰浊湿阻、瘀血痹窍、气血不足四种证型。肝阳上亢可加颔厌、悬颅、列缺、太溪、行间等穴位;痰浊湿阻可加丰隆、内关、阴陵泉、承山等穴位;瘀血痹窍可加膈俞、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气血不足可加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如果患者存在急性发作的偏头痛,并对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可考虑以针刺替代疗法缓解症状。如果患者存在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每个月急性发作6次以上,每次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连续2个月),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也可考虑针刺疗法进行预防性干预。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偏头痛可不是矫情
疾控U健康 2024-12-14
头痛忍忍就好了?细数以头痛症状为主的疾病→
人卫健康 2024-07-14
新研究发现偏头痛新机制,或成为治疗新靶点?
澎湃新闻 2024-07-09
把雪姨送进医院的偏头痛 还有人选择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把雪姨送进医院的偏头痛 还有人选择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古代为何称头痛为“头风”?如何应对“弱不禁风”的头痛?
大众医学杂志 2024-02-05
这15种头痛别生扛快就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清华一附院专家提示:偏头痛可能是这个小“心眼”惹的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