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朝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夜间踏勘
“反兴奋剂工作是冬奥会工作中专业性最强、严谨性最高、容错度最低、疫情防控压力最大的工作之一,我必须要百分之百地投入,确保不出现任何差错。”在谈及志愿服务工作时,来自清华大学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反兴奋剂业务领域陪护员徐健朝反复强调这句话,以激励自己圆满完成任务。
徐健朝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大二学生,今年1月26日,他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正式上岗,开始志愿服务。进入闭环管理后,在场馆工作人员与检查站经理、志愿者主管的带领下,完成了整个场馆的踏勘工作。除了参与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通用培训与场馆技术测试外,他还专门对反兴奋剂陪护全流程、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学习,并参与了实地演练。
徐健朝踏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赛道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反兴奋剂业务领域听起来既神秘又陌生。但因为有了去年参与“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雪橇世界杯赛时反兴奋剂志愿服务经验,徐健朝正式上岗时并没有太紧张。“我对整个陪护流程都已经很熟悉了,我们陪护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赛后通知相关运动员,并全程陪同他们完成反兴奋剂测试的全流程。”
但测试赛与冬奥会正式比赛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从专业性上看,冬奥会赛时阶段比赛场次多,运动员多,检测任务也更多,需要志愿者盯紧相关运动员,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正确话术将其引导至反兴奋剂检查站。“我们针对赛时各种情况进行了多次演练,也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了预判,尽力保证赛时沟通的顺畅。”徐健朝说。
二是赛时突发情况多,需要灵活的应对技巧。徐健朝举例说,此前在测试赛阶段出现过运动员受伤的情况,需要等待运动员就医完毕后,再陪同他去检查站。此外,也出现过运动员忘记带证件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协调处理解决,以避免检测过程出现差错。为此,他们参与了多次实地培训演练,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做了预案,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徐健朝(后排左一)与清华大学冬奥志愿者组成反兴奋剂组分队
三是反兴奋剂领域志愿者的工作大多在室外,等待陪护的时间长,对志愿者的抗寒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最近几天延庆的气温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由于场馆的分区安排和运动员流线的安排,我们需要长时间站在室外的固定点位等待受检运动员。但敢于吃苦、勤于奉献是每一位志愿者应有的担当,我们要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完成好任务。”徐健朝说。
感言
“报名参与冬奥会志愿工作时,我的内心充满着参与国家大事、世界盛会的期待。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我的初衷不仅是在这次冬奥盛会中留下自己的脚印,更是鼓励自己要作为青年的先锋,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时代新青年的积极、阳光、向上的精神与态度。
在近一年的筹备、培训、实地演练的过程中,我逐渐体验到了冬奥志愿者工作的艰巨,但在志愿者前辈的指导下,我克服了各种困难,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为冬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健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