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雷达先装三个:车企上演“分期交付”应对“芯片荒”
经济观察网 2021-10-14 11:00 阅读量:2985

随着芯片短缺对汽车业的影响持续扩大,最近车圈“大佬”会面时有了一个全新的打招呼方式。

“最近我跟冯总(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碰面第一句话,我们总是问对方说‘这个月芯片你们怎样?’(而我们的回答)总是说‘兄弟,差不多’。我们彼此之间的问候变了,打电话第一句话不是说‘你好’,是说‘哎,兄弟芯片怎么样’。”在10月10日播出的央视《对话》栏目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用这样一个细节的变化,道出了当前车企在“芯片荒”下的焦急与无奈。冯兴亚也在当场表示对此深有同感。

上汽和广汽均是国内车企集团巨头,而这两家车企“掌舵者”对芯片供应的高度关注,反映出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甚至全球汽车业的缺芯窘境。事实上,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像王晓秋和冯兴亚一样,面对缺芯望洋兴叹的车企管理层不在少数。可以说,芯片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车企高层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

“芯片已经把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或者讲全球的汽车行业的节奏打乱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三天以后生产什么车,因为你不知道三天以后能来的是什么芯片,还要你到底是缺的是自动还是缺的转向,根据你缺的什么芯片,才能组成一台完整的车。”王晓秋表示,现在不是说用户需要什么车企来生产什么,要先看车企能生产什么。以前车企讲的just in time(准时制生产),现在基本都不能实现,这一点所有车企都是一样。

“这样的日子是非常难受。”王晓秋说。当前,MCU、ECU等常用芯片普遍短缺,因此几乎所有车企均面临芯片难题。冯兴亚在现场表示,传统汽车一般一辆车需要100到200个芯片,而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每辆车的芯片数量增加至300到500个左右。这意味着智能化越高的车,缺芯概率越高。

来自机构和车企的预计表明,缺芯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汽车业,车企在在短期内仍将受困于芯片短缺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提车的等待时间也越来越长。

而处在竞争关键阶段的车企为了保证顺利交付,则在积极探索一些新方案,一些开创式的交付方式意外出现,如理想汽车近日推出的“先交付车辆,后补装雷达”的做法,据悉,理想承诺车主5个雷达先装三个,“欠”的两个等有了再补上,虽然很多车企都在酝酿这一做法,但最早官宣实施的只有理想。

同时,一些新的名词也横空出世,如蔚来汽车推出“占产位”的做法,而“占产位”此前在业内少见。此外,媒体爆出理想以数百倍高价购买黑市芯片,后被理想辟谣。

不过,对于这些创新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并缓解车企的芯片短缺问题,业内有着不同的看法。

“先交后补” 可行吗?

 “(网传“先交后补”方案)是的,属实,已经开始实行了。”近日,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理想汽车“先交付车辆,后补装雷达”的交付方案已经敲定 并开始实施。

理想汽车的“先交后补”方案是基于当前芯片短缺的情况下特别制定的。理想汽车表示,由于马来西亚遭受疫情影响,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毫米波雷达的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理想ONE的生产和准时交付。在这种情况下,理想汽车研究定制出了“先交后补”的特别交付方案。理想汽车表示,交付专家将在4天内与车主联系,沟通具体方案细节。

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确认,“先交付后装雷达”的具体交付方案是:针对10月和11月交付的车辆,将仅安装1个前正向毫米波雷达和2个后角毫米波雷达,并计划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节前为提车的用户补装剩余2个毫米波雷达。也就是说,在10月和11月提车的用户,虽然其订单车辆标配为5个雷达,但拿到手的车将只安装了3个雷达,剩下的2个雷达在数月后补装。

在汽车行业内,这种“分期交付”的做法理想是首例。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可以缩短客户的提车时间,并降低缺芯对车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但汽车产品关乎生命安全,这种方式是否可行,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吗?

针对前期少装两个雷达是否影响车辆功能及安全,理想汽车给出了否定的回应。理想汽车表示,仅安装3个毫米波雷达的车型暂时不开放自动并线和前方横穿车辆预警功能,其他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均可正常使用,理想汽车也已经完成了3雷达车型的测试。而NOA(辅助驾驶系统)的后期OTA(空中下载技术)需要在补装完5个雷达后,进行升级。

理想汽车表示,上述特别交付方案只针对原定10月和11月提车的用户,原定12月订车的用户则不受影响。“从12月分(理想)可以正常进行车辆交付。”上述理想汽车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理想汽车表示,在特别交付方案推出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提前提取3雷达车型或者等到12月交付5雷达车型。而选择特别交付方案的用户,将获赠送终身质保+10000积分(约等于1000元)。

然而这样看起来能提升交付效率的方案却面临多重风险。首先,在法律层面,有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理想汽车无法依约向客户交付5雷达车型,而向客户交付3雷达车型,属于瑕疵交付,应当要向客户承担违约责任。其提供的补偿方案(赠送终身质保+10000积分)也系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至于具体补偿的标准,更多取决于合同本身的约定以及双方后续的协商情况。

经济观察网记者向理想汽车询问消费者对特别交付方案的接受度,但理想未给予正面回复。

另一方面,芯片短缺一直在持续,当前还没有缓解迹象,如果芯片短缺程度加剧,理想汽车将很难保证如其承诺的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节前为用户补装剩余2个毫米波雷达。因为在芯片持续短缺的情况下,12月以后理想一方面要交付完整的5雷达新车,另一方面要补装已交付车的剩余2个雷达,这对芯片的稳定及足量供应要求非常高。如若供应出现问题,不排除理想汽车出现不能如期补装雷达、再度违约的风险。

截至目前,除理想汽车外,国内还没有其它车企跟进这样的特别交付方案。不过在国际上,已存在类似的做法。据外媒报道,近日戴姆勒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交付的新车可能会缺少某些功能或安装了某些替代功能。等我们收到短缺的配件后,会在最短时间内给客户补上缺少的功能。”而奥迪甚至曾因为芯片短缺,在交付新车时只能先给车主提供一把钥匙。

更多方案“解锁”中

 与此同时,随着芯片带来的冲击超出想象,更多前所未闻的“求芯”方式也在汽车圈内出现。

花样“求芯”的代表仍是理想汽车。近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理想汽车从黑市收购了数千片电子驻车(EPB)芯片,EPB芯片的正常价格约为6元/片,理想汽车的收购价格达到了约5000元/片,超出正常价格800倍。但随后理想汽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了该消息的真实性。

事实上,在芯片持续短缺的情况下,价格一度水涨船高,甚至出现有芯片经销商囤积居奇、哄抬价格。针对这种情况,9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三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哄抬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共处250万元人民币罚款。而这也从侧面反应出芯片的短缺程度。

另外在芯片短缺下,一些新的名词也开始诞生,如“占产位”。“因为缺芯,全国现车还有不到几百台,有需要的可以先占台现车或者占着产位,绝对不亏哦。”近日,一位蔚来汽车销售人员在给经济观察网记者发送一则促销信息中这样表示。那么“占产位”是什么意思?经济观察网记者向销售进行了咨询。

“因为全球缺芯片,工厂的产位也比较少,所有现在可以直接交2000元定金,咱们就可以优先生产这辆车。”上述销售人员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他表示,如果现在通过“占产位”的方式订车,大约两个月左右该车才能生产下线。而“如果下个月订车,到时候产能更不足的话,没准儿三个月才能交车了。”该销售人员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如此看来,“占产位”是在汽车还没有生产的情况下锁定产线及产能,有些变相促销的意思。

事实上,据外媒报道,目前在缺芯的情况下,很多车企的生产线不会因为芯片停掉,而是在缺少芯片的情况让产品先下线,等到芯片到货后补装直接出库,减少芯片给生产和销售带来的损失。

此外,改芯片也成为一些车企的无奈之举。“我们工程师在夜以继日地更改电路设计,以减少对目前无法供货的原设计所需芯片的依赖。”某社交平台上的用户针对缺芯发布的内容显示。事实上,在汽车行业,对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已被一些车企提上日程。

今年5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就表示,该公司正在选择新的微控制器,绕开目前短缺的芯片品类,重新设计相关的软件使其与其他芯片兼容,并称特斯拉正在为新供应商的芯片开发全新固件,以减少芯片短缺对公司的影响。此外,福特CEO Jim Farley 也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设计一些汽车组件,使用那些更容易获得的芯片。

而与此同时,有车企在芯片短缺下已经正式开启涨价模式,如特斯拉,汽车和配件均涨价。

9月11日,特斯拉官方发布微博称,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车型价格上调10000元人民币。10月3日,特斯拉官方发布微博称,受芯片短缺以及成本波动影响,特斯拉移动充电连接器(国标)价格上调400元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方案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对缓解缺芯有效,但在芯片短缺种类已入盲盒般发生的当下。车企的被动越来越明显。

从去年底开始,芯片的短缺导致国内外多家车企减产甚至停产,目前这个名单还在拉长。最新的消息是,福特墨西哥工厂、斯柯达捷克工厂、日产墨西哥工厂、大众墨西哥工厂均宣布在10月减产,其中斯柯达捷克工厂减产已计划到年底,甚至可能会停产,而这四家减产的原因均是芯片短缺。在此之前的9月,通用宣布因缺芯暂停多数北美工厂作业,丰田宣布10月日本国内14家工厂均停止运营。

今年9月,据AFS(Auto Forecast Solutions)预测,因为芯片短缺加剧,2021年汽车将减产810.7万辆,这一数字比其在8月中旬预测的710万辆再度扩大。其中,AFS预计中国预计减产166.6万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这是今年以来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各方参与者的入局,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处在变局的关键时点,竞争也尤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业都不希望芯片短缺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黑天鹅”。而如何在挣扎与自救中实现突围,目前仍是无解。

文/经济观察网记者 周菊

编辑/温冲

相关阅读
“缺芯潮”持续!全球或累计减产448.5万辆,有车企已宣布明年产能调整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30
芯片交付周期连续3个月收窄,仍有车企工厂停产,“缺芯”预计今年底缓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9-24
一边砍单一边涨价,汽车芯片上演“冰与火之歌”
​第一财经 2022-09-12
解决芯片荒不能全靠抢和等
广州日报 2022-06-17
盘点2021|“分期交车”成常态 缺芯困扰下车企如何解题“交付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6
造车新势力11月交付量激增,大众汽车发力追赶但仍不敌“蔚小理哪”
​第一财经 2021-12-02
缺芯潮,“减配交付”这道解药怎么样?
腾讯汽车 2021-12-02
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巨变 蔚来回应交付量"脚踝斩"
中国经济网 2021-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