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明支撑“硬”建设 石景山八宝山街道文明祥和迎冬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14 12:33

在石景山区“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冬奥”专项行动中,八宝山街道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大力进行城市“硬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进行“软件”适配和更新,为地区文明提升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两者良性互动,为建设一枝独秀的美丽石景山和文明祥和的首都西大门都打好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城市治理,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门前屋后是老百姓出门后的“第一印象”和“第一感受”。在八宝山街道,通过居民与社区的共建共治,最终共享治理成果,形成良性互动。

微信图片_20210914123048.jpg

三山园社区的一条“蜿蜒小路”变身成了“最美街巷”,经过街道的综合整治,小巷两旁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乱象不见了,两旁的空地上种满了月季,社区居民自发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71岁的“养护队”。一年一小变,两年一大变,月季越长越好,三山小巷的“护花人”也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10914123053.jpg

四季园社区62号楼前的绿地进行了升级改造,合理取消危树、死树,在距离居民楼较近的位置补种黄枫等优质树种,既美观又保护一层住户隐私,告别了原来杂草丛生,蚊虫肆虐的旧貌。剩余区域进行硬化,铺设透水砖,增设休闲座椅及健身步道,同时对周边区域进行合理利用,规划出停车位十余个。

微信图片_20210914123058.jpg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在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八宝山街道充分倾听民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路宽了,心也宽了。”鲁谷住宅社区居民口中的这条路,正是鲁谷村路与鲁谷东街交叉口的人行道。之前有居民向居委会反映,这个路口的花坛严重影响了行人出行。街道工作人员实地踏勘发现,该花坛占据了人行道路侧位置,导致人行通道非常狭窄,过往行人总要上下台阶来借道。在认真听取居民改造意见与建议后,八宝山街道“吹哨”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对原有花坛进行优化改造,拓宽了人行便道,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如果说社区的外部环境是“面子”,那么社区内部的楼门就是“里子”。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的幸福指数,有时恰恰体现在这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里子”中。“面子”扮靓了,“里子”同样要筑牢。

在楼道堆物堆料和小广告集中清理工作中,街道在各单元楼门口张贴“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全面动员辖区在职党员、“老街坊”志愿者、社区居民积极清理堆物堆料,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针对严重阻塞楼道的“顽疾”点位,街道联合物业进行清理,集中运送至大件垃圾存放处。街道还统一采购喷漆、涂料、刷子、铲子等物资,由物业派人喷涂、清理楼道小广告,修补破损墙体。在近期街道组织的“清洁日”集中活动中,社区1000余名志愿者和党员参与其中,清理堆物642处,清理小广告700余处,修复墙体外立面100余处。

在飞线整治行动中,各社区工作人员联合物业公司及相关单位在整理墙面上悬挂的各种线缆。在玉泉路西社区,根据每栋楼情况不同,工作人员因地制宜整理管线,将无用的剪掉,有用的捆扎在一起,确保安全及整洁美观。在距离一公里处的鲁谷住宅社区,楼栋之间“入管”的飞线显得格外清爽。楼门上的蜘蛛网没了,楼外墙上的线缆已经全部都被整齐的捆扎,楼道里的电线也尽可能的收束捆起来,挂在墙上或者装入电表箱中,小区楼栋之间的线路也仅剩下必须要留的线缆,从过去的“横七竖八”到如今的“横平竖直”。

微信图片_20210914123039.jpg

在非机动车管理专项行动中,针对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街道积极联合物业安装公共充电桩,有效减少飞线充电现象。在街道的协调下,为部分社区公共充电桩申请了民电线路,充电4小时的费用只有0.5元,1元可充10个小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乱停乱放问题,老旧小区联合物业对辖区停车位进行了增划,通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停车入位。

画好“同心圆”,搭建“连心桥”,绘出浓墨重彩的文明“底色”是“软”支撑。在八宝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地区第五届朗读者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朗读者们带领场下观众,一起叩问初心、汲取力量,网上同步直播互动人数达40万。

在街道精心打造的“党建文化长廊”里,附近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红色连心桥”活动,居民们通过“理论+艺术”的方式,把歌曲、舞蹈、板报创作等融入红色文化活动。在周末“小手拉大手,分类全家行”亲子值守活动中,200余对亲子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后浪”们胳膊上戴着绿色“指导员”袖标,引导居民进行正确垃圾投放,小小的身影,成为桶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色祭扫、参观展览、红歌快闪、百姓宣讲……一堂堂实景党课,一场场群众活动,一次次文明洗礼,在八宝山街道,“文明”已不再局限于道路的整洁和城市环境的美化,而是辐射到生活方方面面,从一件文明事、一条文明街巷、一个文明家庭延伸开去。

永东北社区86岁的崔伯艺老人义务为社区手绘板报18年,历时半年制作专题板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图文并茂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波澜壮阔、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

“京都巧娘”包羡华,退休后在社区成立了“永乐编制社”,编制社员们一起发挥余热,为地区的孤寡老人制作帽子、手套,每逢重大节日还会编制相关工艺品增添社区节日氛围。他们不但是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志愿者,疫情防控期间,包羡华还带领成员们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测温枪缝制了“小棉袄”,让测温枪再也不失灵。

崔伯艺和包羡华只是八宝山街道“老街坊”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这些带着戴着红袖章的热心街坊,他们的急公好义和古道热肠根植于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壮大于党和政府的宣传引领。

八宝山街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栏、草地插、横幅等多种载体宣传“讲文明、树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今年以来共更新2000余展板、横幅等宣传布设,让文明风尚抬眼可看、随处可及,润物无声、久久为功。街道机关和社区还以党支部为单位,通过云端学习、发放手册、议事厅交流等形式,积极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内容,定期开展各类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街道还会发布倡议书,号召辖区居民成为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志愿服务的奉献者,形成了地区人人争当文明使者的浓厚氛围。

绿树成荫、路宽灯明、邻里互助、崇德向善,八宝山街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石景山区“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冬奥”专项行动要求,不断打造“品质社区”、“民心工程”,让“软”文明成为基层治理的“硬”支撑,让八宝山街道更有温度、更加宜居。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刘婧 通讯员 包赛依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