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娃近视1000度!罪魁祸首,不是手机,是「远视储备」
科学家庭育儿 2021-04-27 19:30

有一种病,那才叫真正的雨露均沾……

上到80岁老人、下到1岁小孩,只要得了就无法治愈。

那么:

1.婴幼儿视力问题藏匿深,我们如何在家自查?

2.如何减少孩子患近视的概率?

3.得了近视,怎样科学减缓度数加深?

今天科大大翻遍各种资料,帮大家找到了答案!

如何在家自查视力?

近视低龄化,其实早已不是啥稀奇事儿。

可见近视已成为影响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小眼镜”早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但孩子近视,绝不是「忽然之间」形成的!如果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还是可以从中判断出一二。

1、4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

这4点,家长们都可直接对照宝宝的日常状态使用。

如果出现了类似症状,但你觉得可能是巧合或偶然,不确定是否该挂号就诊时,可以试试下面这3个家庭检测法!

2.家庭视力检测法

✔ 红点测定:

查看家庭成员的合影。

如果照片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两只眼睛都有红点,只有宝宝一个眼睛里有红点,这就说明有些不正常了。

✔ 反映测试

用笔型电筒照宝宝的眼睛,记住光线在什么地方反射。

应当在两个瞳孔的中间反射光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有可能是斜视。

✔ 用“看谁来了”做测定:

跟宝宝一起沿街行走。让你的爱人、朋友,或是其他熟悉的大人从反方向走过来。如果宝宝:

① 能够认出迎面走来的人,那说明视力是正常。

② 用很长时间才判断是谁,那么可能患有近视。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在平日生活中可以使用的。

但是科大大还是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年带孩子至少做1次视力检查!

注意!这1类孩子,最容易近视!

说了这么多自测法,家长们最担心的肯定还是:

那我家娃到底容不容易患近视啊?

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家长都在有意识的保护孩子的视力,但是好心办坏事。以上3种方法,并不能防止孩子得近视眼。

判断娃是否容易近视:重点看【远视储备】,比你孕期吃什么都管用!

★ 远视储备:要想不近视,娃得先远视!

我们绝大多数人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孩子从出生到发现近视,眼睛经历着“远视-正视-近视”这3个阶段。

而“远视-正视”这个阶段,就是远视储备!

简单说:远视储备就像一个密闭水箱。

箱子里的水量因人而异,出生时有多少就是多少,无法加水。随着我们的使用,水会慢慢耗尽,等消耗完了,水量则为0,也就变成了正视。

如果还继续消耗,就会变成负值,也就是近视。

所以孩子远视储备越充足,到正视的时间就相对越长,离近视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那该怎么知道,娃的远视储备还剩多少?

科大大建议去正规三甲医院,挂眼科,告诉医生你要给孩子做视力检查。

如果你家娃的远视储备,被医生告知不多了,马上就要近视了,我们家长该如何做?

★ 如何延缓远视储备消耗?可以增加吗?

科大大想先告诉大家一个扎心的事实:

远视储备的多少是天生的,无法通过后天努力去增加。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减少远视储备的消耗量,最大程度降低孩子近视的可能性。

该如何延缓远视储备消耗?科大大给出2个实用建议:

① 每天至少在外玩2小时!尤其是晴天!

大家都知道,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一定程度预防近视。

但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本质在于「接受阳光照射」而不是活动本身。

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运动,那么多在外玩耍、散步、聊天甚至发呆都可以。

② 减少近距离用眼,而不是对电子产品一刀切!(注:1岁半以内禁止看任何电子产品)

现在不少家长都说:ipad、电视、电脑、手机这种东西因为会放出蓝光,所以对眼睛不好。

实际上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蓝光,这些电子产品的蓝光对眼睛的损害是微乎其微的。

电子产品之所以对眼睛不好,是因为它促使我们更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

所以减少近距离用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才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防蓝光不是!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张海娟:眼科医生,擅长小儿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病的诊治。

文并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视力发育关键期:家长必知的护眼知识
健康中国 2024-12-10
宝宝出生后视力有多少?一出生就有远视正常吗?
医学微视 2024-12-06
孩子对手机、平板比爸妈还亲?致盲风险已埋下!
北京妇幼健康服务 2024-09-18
暑假还没结束,孩子远视储备就没了?!
江苏疾控 2024-08-23
远视储备不足?孩子可能正在悄悄近视!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7-24
暑期近视防控,“两个必备”知识太重要!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4-07-10
@师生家长,暑期近视防控,“两个必备”知识太重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长春疾控 2024-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