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的一纸业绩“变脸”公告,让贝因美2020年业绩从盈利变为净利润亏损3.28亿元。而这已经是贝因美在近5年来第三次向下修正业绩了。蹊跷的是,当天下午,即公告未发布前,该个股股价即跳水。4月13日,贝因美股价低开逾6%,收盘报4.4元,跌幅为5.58%。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4月12日晚间,贝因美披露了2020年度业绩快报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公告显示,2020年贝因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7.88%。而1月16日,贝因美曾预告其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0到8000万元。
蹊跷的是,在4月12日午后,也就是业绩“变脸”公告公布前,贝因美股价突然盘中跳水,一路走低,最终收跌9.86%,当日全天成交额放大至3.44亿元。
针对此次业绩修正,贝因美方面表示,业绩预告之所以与最终业绩快报出现重大差异,一是由于在业绩预告披露后,公司发现部分库存基粉存在减值迹象;二是在业绩预告披露后,公司会同年审会计师对部分客户进行了走访及评估,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进一步对该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计提;三是在业绩预告披露后,公司会同年审会计师对部分客户进行了走访及评估,进一步对该部分客户因疫情反复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影响产生的销售费用支持进行计提。
而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相差4亿元,这并不是贝因美首次业绩“变脸”。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2016年业绩预告披露,2016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到4.1亿元,而修正公告显示,201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到8亿元。2017年业绩预告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到5.0亿元,而修正公告显示,2017年修正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到10亿元。
这直接导致了贝因美与当时的二股东——恒天然集团的分手。对于业绩大幅向下修正,2018年,贝因美多名高管更是在2017年财报公告中表示“无法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其中,恒天然任命的两名董事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和朱晓静给出的理由是,贝因美提供的部分信息和说法前后存在反复和差异,且未能合理解释原因,也未及时完整回复董事关于公司运营和财务情况的问询。且公司多次发生业绩预测重大偏差,显示在内控体系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未能有效改善,致使董事无法对业绩修正公告中的业绩预估区间和修正原因作出准确判断。
由于2016年度、2017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均为负值,贝因美股票于2018年4月27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因美”。保壳在即,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回归,并引入职业经理人包秀飞,重塑管理团队。2019年4月18日,贝因美“摘帽”成功。不过,2021年1月,贝因美公告称,包秀飞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