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湖口县境内有24公里的长江岸线、30公里的鄱阳湖岸线,水域总面达160多平方公里。为开展江豚保护工作,2017年6月15日,湖口县率先成立江豚协巡队,协助渔政和环保志愿者开展江豚保护工作,守护鄱阳湖及长江湖口水域的水生物。发展至今,共有11余名队员和3条巡护船。分别巡护长江湖口段及鄱阳湖鞋山水域、屏峰水域。
昔日“捕鱼人”化身 “护豚者”
舒银安自小就跟着父亲下水捕鱼,家里世代也是以捕鱼为生,随着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里的生物越来越少,江豚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舒银安放弃了自己熟悉多年的职业,毅然选择加入了鄱阳湖口江豚协巡队。
江豚是以鱼为食,如果没有了食物江豚也会慢慢灭亡。舒银安表示: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幕,心里非常的揪心。
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舒银安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要出发进行巡护。“刚开展工作的时候,渔民们都不理解我们,说我们是叛徒,而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只能耐心细致地开展渔民思想引导工作,有时候渔民态度强硬,我们也只有联系司法部门来进行管理。”舒银安说。
三年来,当地协助巡护队队员风雨无阻,始终坚持日常巡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随着生态保护持续开展,效果慢慢体现出来,渔民们也认识到环境好了,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后代们的好处更多,开始理解我们的工作了。”舒银安如是说。
湖口县位于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因地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入长江口而得名,下辖6乡6镇2场,人口30万人。境内江湖交汇,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
长江湖口段和鄱阳湖湖口水域全面禁渔后,有没有给江豚的生活带来明显变化?
据了解,江西省从2020年1月1日起,江西全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长期禁捕,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
今年以来,湖口县渔政部门积极落实禁捕工作,保护了长江水生物多样性,为江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鄱阳湖口江豚协巡队协巡员舒银安告诉记者:“三年前,江豚的出水率次数很少,自从江西湖口县启动生态保护政策和开展退捕工作后,现在湖面上江豚的出水率越来越高了。”
江豚是目前长江中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兴衰的指示生物。随着今年长江全面禁渔以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工作的推进,江豚这一濒危物种也将得到很好的繁衍生息,它们的频繁出现是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最新例证。
精准核查完善保障,助推渔民退捕“上岸”
为了让渔民在上岸后能够早日融入社会,解决他们再就业问题,今年5月,江西湖口县出台了《湖口县长江及鄱阳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和《转产转业补偿标准》文件。同时,对渔村所在的乡(镇)、村、组开展入户调查。
据介绍,湖口县以每户必验”,按照“一证一档”的要求进行全面建档立卡,全面核查摸清了退捕范围内船主和同船劳力相关信息,并组织签订《禁捕退捕协议书》,对照补偿项目和标准,核定补偿资金,注销捕捞证件。
据统计,湖口县共核定有证渔民为399户820人,其中,专业渔民138户276人,兼业渔民261户544人,退捕渔民档案均是按“一证一档”做好资料整理规范建档。
该县还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照渔民性质的不同和参保政策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兼(副)业渔民,依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标准3000元/人·年,按个人承担10%,政府承担90%,专业渔民,因无土地,按小集体城镇职工年最低养老保险缴费7416元的标准参保,按个人承担40%,政府承担60%,均由人社部门逐年打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交满15年。目前已全部完成办理社保手续。
与此同时,湖口县对退捕渔民的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进行摸底,建立基本情况台账,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据介绍,湖口县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渔民搭建了就业供需平台,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送岗位、送政策进村入户;还对有培训意愿的对象把他们的培训意愿分类汇总,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培训等,提高他们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江西湖口县多措并举拓宽退捕渔民就业渠道,最大限度争取渔民的理解和支持。强化宣传引导,积极发挥基层治理优势,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监督管理格局,重点水域、关键环节,强化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守护一池清水。
文/记者 胡斐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