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dance”,中文直译“最后之舞”,这组词对老篮球迷来说并不陌生,它专指1998年芝加哥公牛队第二次三连冠最后一年的艰难又诗意的夺冠之旅。这番传奇的旅程,以乔丹从卡尔·马龙手中抢下皮球,晃倒拉塞尔,投进锁定冠军的“最后之投”画上了过于完美的句号。随后,那个23号淡出篮坛,成为传说。
当ESPN宣布将在今年年6月放出这些尘封20余年的影像时,整个篮球世界沸腾了,球迷甚至球员们对这个纪录片的狂热期盼甚至倒逼ESPN提前两个月放出片源。纪录片共10集,以乔丹所在的公牛1998年夺冠的艰难历程为主线,不断穿插从乔丹生涯的大事件配合叙事,加之无数从未公开的画面,让人大饱眼福。新老球迷都能从这近10个小时的珍贵素材中,了解乔丹近20年的跌宕起伏,更能在光影间穿梭回那个耳边全是肌肉碰撞声和垃圾话、身上全是肉搏留下的伤痕和汗迹、眼里全是嗜血目光的血性江湖。
丛林法则
“厚古薄今”这个词,非常适合描述当今的篮球文化。从乔丹、巴克利等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球员,到菲尔·杰克逊等传奇教练,再到大多数常年观看NBA的中外球迷,都对当今NBA崇尚进攻、缺乏对抗、经常抱团等现象嗤之以鼻,乔丹本人也曾说,只有科比等极少数现代球员能在上世纪90年代的NBA生存;前火箭队教练范甘迪则说,乔丹放在现在的NBA,场均能砍45分。
抛开“厚古薄今”不谈,现在的NBA同乔丹时代相比,确实差异极大,科比在本片中说道,“当时的NBA不如现在这么年轻,当时的球员年龄普遍比较大”。那时的NBA,是一群成年男人之间的较量,球场上充斥着暴力、脏话、小动作,尤其是强队与强队之间,可以用“战争”来形容,彼此队员场上恨不得把对方生吞活剥。片中底特律活塞队队员直言,“我们的战术是,一旦乔丹冲向篮筐,就把他锤倒;我们不是为了不让他进球,我们就是想让他受伤”。
这种强烈冲突、相互敌视的文化,成为那个时代NBA血性的代名词,这也解释了当年詹姆斯在做出离开骑士加盟热火的决定时,在篮球界引起如此大争议的原因。彼时的NBA,任何一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加入另外一支强队,都是无法想象的。各个球星各占山头,各自为战,在乔丹夺冠之前,包括乔丹在内的众多球星都是如此;在乔丹两次三连冠期间,其他一直无法夺冠的当打球星,也从来没有一个加入公牛。
这是彼时NBA最独特的美感,铁血男儿为了冠军横刀立马、浴血奋战,直到退役的哨声响起,除了时间,没有人能将他们打垮。
新王诞生
虽然乔丹新秀赛季就横空出世,但乔丹首次夺冠之前,他和他的公牛仍在NBA的丛林浸淫了7年之久,乔丹也从一个横冲直撞的新秀,成长为一代不容挑衅、君临天下的新王。
纪录片中比较完整地回顾了乔丹的公牛对上世纪90年代NBA的统治,也正因如此,无数球星在整个90年代与冠军无缘,一辈子生活在乔丹的阴影下。这个阴影,从乔丹第一次夺冠就开始了。
上世纪80年代的NBA,是魔术师约翰逊、伯德、以赛亚托马斯三人的天下,伯德的波士顿凯尔特人和托马斯的底特律活塞都在80年代数次淘汰公牛队,甚至,为了让这个年轻人看清江湖地位,在乔丹新秀赛季全明星赛上,几位传奇球星赛前集体密谋,排挤乔丹、不给他传球,导致乔丹想拿球只能自己去抢篮板。这每一笔债,都被有着病态报复心的乔丹记在小本本上,在之后的职业生涯里都一一加倍奉还。1986年乔丹化身“上帝”,在伯德的凯尔特人主场狂砍63分,迄今为止仍然是NBA季后赛历史最高分,要知道当时的凯尔特人是NBA最佳防守球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虽然乔丹不愿承认,但他就是伊塞亚托马斯无法入选“梦之队”的原因,坊间传闻,乔丹曾说“梦之队,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乔丹用一系列行动,宣布了他王朝的到来,就像他在梦之队期间对上一代的统治者魔术师和伯德说的那句话,“镇上来了个新长官”(There is a new sheriff in town)。
乔丹统治NBA期间,暴虐至极,对自己的权威和王者地位极度敏感,不容任何挑衅。传奇射手雷吉米勒曾对乔丹喷垃圾话,结果乔丹在他头上砍下40分,丢下一句“不要跟黑耶稣这么说话”(Never talk to black Jesus like that.);乔丹也会因为外界的一句话,把一个无辜的球员摁到死,比如片中1992年奥运会乔丹和皮蓬把克罗地亚队的托尼·库科奇摁在地板上“摩擦”,只因为公牛总经理说可能会拿皮蓬换库科奇,库科奇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退役后提起此事还是一脸委屈。乔丹如果读过《三体》,他可能会说:毁灭你,与你何干。
乔丹在上世纪90年代对对手们的压制和毁灭,到后来甚至成为NBA的文化,这在后来的NBA再没出现过,那是整个联盟对一个球员的忌惮和恐惧。所有人都觉得乔丹对他们的威慑和恐吓效果太强,以至于那个时代的球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要在场上跟乔丹说话,尤其是不要跟他喷垃圾话,到后来老球员们甚至会提醒新秀菜鸟们,不要直视乔丹的眼睛,再到后来大部分球员就真的不敢看乔丹、也不敢跟乔丹说话了。
乔丹对对手的压制,甚至在退役后都不停止。2009年乔丹在入选名人堂的演讲时,把入眼的对手摘出来,一个一个加以调侃和“羞辱”,坐在观众席上的昔日对手们,也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他们可能真的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再次相聚,乔丹还是要骑在他们脖子上作威作福。
杀手本能
虽然乔丹的威慑力已经到了一个夸张的层次,但总有一两个年轻的刺头跳出来对其发起挑战,不过大多被教育地服服帖帖,也有那么几个人,在挑战中越战越勇,最后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乔丹接班人。
在这个称号中,有一众猛将,格兰特·希尔、哈达威、麦迪等等,但真正接过乔丹衣钵的人,无可争议,是科比。
第五集片头,有一句“谨以此献给我们最爱的科比”的引言,不仅是因为剧集中提到的1998年全明星赛是乔丹与科比的对决,更是因为科比在完成这个纪录片录制一周后就意外离世。乔丹在科比的追悼会上哭成了泪人。在悼词中,乔丹说,科比离世了,我身体的一部分也跟着离开了。这句话,相信一定发自肺腑,也讲出了无数球迷的心声。在所有后来的追逐者中,可以说只有科比,赢得了乔丹真正的尊重。就连当时科比挑战乔丹的方式都让乔丹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1998年乔丹就已经展现出对科比的欣赏,他虽然摇着头称呼年轻的科比为“小混蛋”,但是仍能从他的眼睛里读到他的喜悦。其实当时比科比综合实力高的挑战者并不少,但乔丹一眼就看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能够撑起未来的一片天,或许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口中彼此与生俱来的共同点——杀手本能(Killer Instinct)。
除了科比本人离世,可能最让乔丹怅然若失的,是乔丹和科比所代表的对篮球极度的热爱和近乎病态的求胜欲还有极度疯狂的努力态度,也许永远消失在NBA的世界里了。
美国英雄
虽然乔丹已经退役接近20年,但他仍然以他的方式影响着NBA和篮球世界。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球,体育行业陷入停摆,整个NBA人心惶惶,运动员们焦虑万分。在这个时间点,这部有关篮球之神的十集纪录片成为了篮球世界汇聚人心、提供力量的秘密武器。结果也不出所料,在《The last dance》上线当日放出的头两集,就有610万人观看,打破了ESPN纪录片收视纪录,乔丹也宣布将此纪录片的300万美金收入捐献给慈善机构;有美国媒体评论说,这个纪录片用它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将整个篮球世界的注意力汇集起来,为因疫情停滞的NBA维持了活力,换句话说,乔丹又一次拯救了NBA。
这已经不是乔丹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在为NBA和篮球世界助力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乔丹就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相互配合,让篮球运动风靡世界;2001年,整个美国笼罩在911的阴霾之下,民众对安全和国家的信任跌至谷底,经济一片萧条,包括球赛在内的公共活动热度巨降,悲伤的气氛弥漫着整个国家,在这个形势下,本来犹豫不决的乔丹,最终决定在38岁高龄再次复出,想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苦难环境中的美国人带去一些帮助和鼓励。不仅如此,他还捐献出自己复出的工资给911受难的民众。
美国人民称他为“美国英雄”。
直至今日,评价当今一个球员是否伟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乔丹。未来数十年,这个标准应该也不会改变。乔丹的这份伟大来自赛场,又无限延伸至场外。相信,在未来,他还会以这个方式,永远存在在NBA的赛场当中。
文 | 景鹏宇 编辑 | 陈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