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汪伟,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
从事家具修复工作八年的他,因为一则“方便面修床头柜”的短视频一下成了网红,拥有超过1000万的粉丝,人称“板凳师傅”。
成为网红的同时,他也备受质疑。“方便面修一切”是真有神技吗,而他的身后又有哪些故事?7月6日,北青报壹现场记者来到汪伟位于山东胶州的工作室,当面揭秘“板凳师傅”。
探访丨网红“板凳师傅”讲苦情故事遭质疑
黝黑的肤色,金丝边圆框眼镜,黑色T恤衫,戴着一只腕表,一条深蓝色牛仔裤显得腿更细瘦修长,用着一个碎屏的小米手机。北青报记者面前的汪伟,更像一个斯文的小镇青年。面对着镜头,他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并回答了诸多质疑。
视频里他能修的东西五花八门,从陶瓷的洗手盆到木质的桌椅板凳,从柔软的皮质手包到坚硬的汽车保险杠,无论什么东西出现了破损,他都能用上“独门绝技”——方便面,将其修复得完美如初。国内网友称“不敢相信我的桌子是方便面做的”“看完你用泡面修东西,觉得自己吃泡面都是在浪费”,国外网友则说他用了“古老的东方秘术”。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修复的不单单是一件东西,修复的可能是别人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修复的是一种信念,守护的是物件背后的故事。”如果说秀手艺,给汪伟赢得的是点赞,那么他“讲故事”的能力,引来的却是争议。
视频中,他不仅记录下自己修复物品的过程,还将每一个物件背后的故事讲给网友。由于大多故事以“苦情”开头,以“为手艺人点赞”结尾,他被不少网友戏称为“童话大王”,指其“道德绑架”。
对话丨方便面修家具视频蹿红一夜涨粉100万
北青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修理家具这门手艺的?
汪伟:很早离开校园,初入社会就想学门手艺,当时在浙江舟山用两个月学会了家具维修,但并不知道那就是门手艺,更没想到日后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我们这一行,师傅只能带你学会最基本的技艺,剩下的只能靠自己慢慢悟。
从2011年到现在,入行8年了,修过红木家具、奢侈品皮具等高端制品,也修过不少不值钱的东西。我拿这个当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是我助人的本事。
北青报:你平时修东西的步骤是怎样的?最常用的材料是什么?
汪伟:我们正常工作的时候,填充材料一般是拿原子灰或是明石胶等。另外,皮质和木质、石材类的用料也不太一样。修木头的材料修大理石可以,但像皮革它是软的,修完之后要保证它的舒适度和柔软度。
北青报:什么时候开始想到用方便面、火腿肠这些来修理的?
汪伟:原本就是想整出些“独门诀窍”,能让别人对这门手艺更感兴趣。
有天早上顾客拉来一个床头柜,上面烧了个大坑让我修。我一般早上都吃方便面,吃一半的时候我就突然有个想法,这么大一个坑,方便面能不能修得好?有了想法,我就去做了。
第一次用方便面修,难度还是有的,毕竟方便面颗粒大不像木粉细,当时整整修了一上午。
随后我这个作品发到了快手等各个短视频平台,结果一夜之间涨了100万粉丝。当时评论区一秒钟有好几百条,点赞多的吓人。
北青报:方便面修东西能结实耐用吗?不会招老鼠虫子吗?
汪伟:我们修东西,除了方便面,更重要的是502胶水,一旦注入胶水后,可以让它变硬,经过测试硬度可能是原来木头的三倍。老鼠咬的话,估计得磕掉牙(笑)。
有时候在我们顾客家里修完,有不放心的可以用榔头砸。没修过的地方能砸坏,但是修过的地方不会。
北青报:方便面在你这真的可以用来修一切吗?
汪伟:如果从填充物的选择上说,木粉也是粉,方便面碾碎了也是粉,甚至抓把土来填充上也是可以的,只要是干燥的粉末,配合胶水都是可以的。
被胶水浸透后,这些食物和生活用品不仅不会腐坏,还能达到和传统的原子灰、木粉等传统材料一样的修复成果,而且环保方便,没有甲醛等有害成分,还不会污染。
称视频中八成真故事 想让更多人关注手艺
北青报:现在有制作团队吗?
汪伟:很多人都认为我这样的一个粉丝量,肯定后面有一个团队。但直到现在依然是我自己拍摄,我不会用电脑,视频也不用剪辑。
北青报:你觉得做一次视频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汪伟:最难的还是配音,故事要先写好,中间卡顿或者是语气不对了,我就重新录,方法很笨,也没人教,就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每次录视频都是关在一个屋子里,怕有噪声所以也不开空调,最长一次视频关着录了好几个小时。
北青报:你录制视频的那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汪伟:80%是客户的真实故事,经过他们同意才发出来的。
我刚到青岛的时候,有一位老奶奶的拐杖坏了,这是她老伴还在世时给她买的,后来老伴走了一直没扔。老人的儿子拖房东联系我修拐杖,我见到老人时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拐杖,连同损坏的那一部分木料都细心收藏,我带回去后将损坏的木料去填充打磨,修复得焕然一新。
当阔别多日损毁的拐杖重新交到奶奶手里时,她如获至宝,眼里泛着泪花,当时老人还以为我是变戏法的。我觉得这也是作为“手艺人”自豪和价值所在。
北青报:好多网友说你视频里的故事“太假”,你怎么看?
汪伟:不去医院不知道有多少病人,不开修理厂不知道有多少辆车要修,不做修复不知道多少个物品背后有多少故事。只不过我们把渲染的点放大,想感染更多的人。
北青报:有网友质疑你道德绑架,你有什么想回应的吗?
汪伟:我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修复技术拍出去给别人看一看,你愿意就给点个赞,不愿意就不点赞,我感觉这个不存在什么道德绑架。在我看来视频要个赞就像演员台上要掌声一样。
北青报:有看到过网上的各种质疑和大家对你的评价吗?
汪伟:我玩互联网也一段时间了,也知道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迎合所有人的胃口。对负面的评价,我不会刻意回应。我遇到过一些网友,真的是黑转粉。
北青报:现在网上出现各种模仿视频,你知道吗?
汪伟:模仿就当个乐吧,有些主播他自己修不出来就说(我)是骗人的,这我觉得不好。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如果有机会,我可以教会他。
成了网红也没多大改变就是活多了
北青报:你现在是网红了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汪伟:没感觉多不一样,就是活多了、徒弟多了、挣得多了些,这是我觉得最大的改变了,心态上没多大改变,还没飘起来(笑)。我对自己定位很清晰,我觉得我不是什么网红,还是一名手艺人。
北青报: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是怎样的,视频和直播怎么分配?
汪伟:拍作品的话一般就2个小时左右。现在直播大多是徒弟弄,每天三四个小时吧。
北青报:对自己未来有什么规划或设想吗?
汪伟:像我们这种没读过(多少)书进入社会的90后而言,如果说没有一门手艺的话,我想现在可能还会为明天孩子上学的学费来发愁。我希望把我的手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靠着手艺来养活自己家人父母。
北青报:对于“手艺人”你是怎样理解的?想对网友说什么?
汪伟:其实不论你做什么事,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他做好了。如果你是扫大街的,你要把地扫干净,如果你在工厂上班,你要把这个流水线看好了。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把这件事做好做完美的话,我相信都能成功。
回到我们这个工作来说,对所有人我经常说一句话“其实我们修复的不单单是一件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一种信念,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忆,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实习生 杨彦帆 张玉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健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朱健勇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