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行动可以休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4 07:05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自今年7月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为17.4%至38.1%不等。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欧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强烈反对,不顾多个欧盟成员国政府、产业界的呼吁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强烈不满,中国产业界对此深感失望、坚决反对。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坚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加征关税。中方对此多次表示反对,强调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不是政府补出来的。如今,欧盟委员会执意要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从20多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就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了自己的独有优势。中国新能源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始终坚持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只要在华经营的企业都可以平等享受。中国不存在世贸组织所规定的禁止性补贴,相关补贴政策也已及时全面向世贸组织通报。

中国新能源产业对全球是贡献,而不是威胁。中国优质的新能源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了绿色低碳进程,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绿色、数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并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中国新能源产品性价比高、质量好、功能强,深受消费者青睐。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动汽车价格,低于欧洲本土同类车型,但仍比国内售价高一到两倍,利润可观,根本不存在倾销。总之,中国新能源产业有力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有力促进了全球技术和产业进步、有力增进了各国消费者福祉。

欧委会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制造并升级贸易摩擦,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欧方此举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近段时间,欧洲多位国家政要、业界代表表示,通过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来试图保护欧洲产业是错误做法。有关人士认为,“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与其设置贸易壁垒,不如采取合作,让欧洲消费者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不断改进中获益”。大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欧盟委员会执意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反对态度,足见欧盟委员会的错误做法何等不得人心。

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多、国际纷争不断的今天,中欧经贸往来的蓬勃发展将为欧洲探索自身的明朗化前景创造机遇,而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行动可以休矣。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厘清五大迷思 给欧盟算算汽车这笔账
新华社 2024-06-29
国家发改委: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损人不利己
新华社 2024-06-22
经济日报: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打错了算盘
经济日报 2024-06-21
新闻调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将带来哪些危害——欧洲专家解读欧盟保护主义之弊
新华社 2024-06-17
保护主义没前途,中欧互利是正道
光明日报 2024-06-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