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好胆固醇,还真不是越多越好
天天精彩
2024-01-30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体检时,胆固醇指标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如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低密度的是“大反派”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大家更希望自己的检测结果是“低”的低,“高”的高。不过,虽然名字带有“好”字,也不是多多益善。研究发现,好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与痴呆症、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胆固醇也分正反派

人体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胆固醇,它不仅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还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不过,人体内的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就像默默奉献的“灰姑娘”,主动拿起扫把清理多余的胆固醇;而坏胆固醇,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就像故事里的“反派人物”,走到哪都想搞点破坏,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

好坏对比如此强烈,那么,好胆固醇是否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好胆固醇太高会伤脑

最近,《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好胆固醇过高会伤脑,与年长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7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

这项研究共纳入18668名参与者,在平均6.3年的随访时间里,在研究初始好胆固醇水平非常高的人(HDL-C>2.07mmol/L)比中等水平的人(1.04~1.54mmol/L)患痴呆症的风险高27%,其中75岁及以上的人这一风险升高至42%。

无独有偶,早前《神经病学》杂志也发表了一项关于好胆固醇与痴呆风险的研究。这项研究纳入了超过18万名平均年龄为59.5岁的参与者,中位随访时间长达8.77年,在调整了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其他风险因素后,分析结果发现,好胆固醇水平与痴呆症风险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与好胆固醇为1.40mmol/L时比较,超过1.69mmol/L时痴呆风险升高15%,在0.29~1.07mmol/L时痴呆风险升高7%。

而且,另一项基于我国330万成年人的研究也发现,好胆固醇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也呈U型曲线关系,好胆固醇水平在1.30~2.05mmol/L范围内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低。

这才是好胆固醇的最佳值

可见,好胆固醇深谙“中庸”之道,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不算好,只有在相应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内,才是“刚刚好”。

最新的血脂指南建议,好胆固醇的最佳水平为1.29~2.04mmol/L,最低不应低于1.0mmol/L。想把好胆固醇控制在理想范围,生活中就要从体重、饮食、运动和戒烟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控制体重通过减肥和控制体重,可降低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并使好胆固醇升高,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使体重指数(BMI)达标,正常体重指数范围是18.5~23.9。

合理膳食当好胆固醇偏低时,应多摄入深海鱼等富含ω-3的食物,坚果、全谷物和豆类,都有助于提高好胆固醇。

积极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以身体微微出汗,第二天不感觉疲劳为宜。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最好结合进行有氧和抗阻训练,消耗身体多余脂肪。

戒烟吸烟可降低好胆固醇的水平,长期吸烟还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发生风险,吸烟百害而无一利,为了健康应趁早戒烟。

同时,也要提醒您,无论血脂是否异常,都应定期检测。指南建议,40岁以下人群应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要检测。

文/刘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相关阅读
血脂异常,不只是“高”的问题
马上营养 2024-06-01
高血脂(高脂血症)能自己察觉吗?怎么发现?
医学微视 2024-05-17
Omega-3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充鱼油有风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血液中的“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
北京小汤山医院 2024-03-09
好胆固醇,还真不是越多越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