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险企探索“家门口”养老新思路
国际金融报 2023-10-25 14:15

当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大部分家庭首选的养老方式,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保险业作为社会“稳定器”,正为破题“大城养老”贡献自己的智慧。

秋日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向申城。街头随处可见满头银发的老人,有的结伴散步,有的喝茶聊天,还有的围坐着切磋棋艺。

这座超级城市,正在加速“变老”。2002年末,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9.49万,占总人口的18.7%。到了2022年末,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553.66万和36.8%。

20年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总量与占比均翻了一番。当社区居家养老成为大部分家庭首选的养老方式,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

上海正不断探索这道难题的“最优解”。2023年7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社区养老服务“15分钟服务圈”进一步优化,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更加可及,家庭养老得到有力支撑。

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保险业作为社会“稳定器”,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为破题“大城养老”贡献自己的智慧。

老小区“穿新衣”

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小区适老化改造逐渐成为社会关切的焦点。在上海,不少老旧小区正在焕发新生。

马当小区建于1992年,毗邻上海新天地,距今已有30余年历史。小区实有人口1021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521人,占比51%;80岁以上老年人口96人,占实有人口数的9.4%,老年居民密度大。

小区空间配置此前存在不少不合理之处,对老年人而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淮海中路街道建六居民区书记徐涛举例称,比如户外活动空间狭小,且紧贴小区主要通道;老年人的休息座椅太低;住宅楼出入口的无障碍通道和原有的健身步道相继出现破损;户外绿化植物生长茂盛,影响老年人的视线,同时导致低层住户室内采光不足等。

基于这样的情况,友邦与黄浦区民政局、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基金会联动协作,邀请同设设计院作为专业机构对社区老人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实地走访勘测,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从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硬件、软件体系等方面多维度考虑,并加以重新设计。

改造完成后,马当小区的室外风雨连廊休息区、老年座椅、健康步道、无障碍通道等公共设施焕然一新。“改造后的座椅舒适多了,老年人坐得下去,也站得起来了。”小区居民欣喜地对居委干部说。

友邦人寿副总经理暨上海事业部负责人蔡伟兵表示,淮海中路街道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典型的衡复风貌保护区特质,却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有2.9万人,占街道户籍总人口的46.9%,是黄浦区乃至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个缩影。“希望以此为试点,为老龄化社区养老环境带来切实改变”。

据悉,目前友邦与淮海中路街道共同推动的另一项适老化改造项目——黄浦区健乐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小餐桌连着大民生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1608个。

在“老字号长者餐厅”,一份“助老B套餐”包括一份白斩鸡、一碗葱油拌面和一份全色血汤,原价32元。老年人凭借外滩街道服务卡,即可享受85折优惠,只要支付27元。

不仅如此,为提升老年人的就餐体验,“老字号长者餐厅”还在门店大堂内为老年顾客开设适老化就餐专区专座,配备适老化桌椅。桌边更加光滑圆润,防止老年人跌倒时撞伤;桌角设有悬挂拐杖的凹槽,方便老人安全就座;有的座位还配有紧急呼叫铃。

作为上海的中心城区,黄浦区寸土寸金,开办社区食堂的空间较为难寻。近几年,随着城市更新加速,原有的一些社区食堂也随着动拆迁关停。但黄浦区老字号多,口味受到老年人青睐,价格也更易被老年人接受。“因此,我们探索与老字号联手,借助老字号本身已有的运营资源以及各方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更优质的助餐服务。”黄浦区民政局表示。友邦上海积极响应,参与捐助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桌边有食惠”适老化公益项目,助力黄浦区成立“老字号长者助餐联盟”,通过专属区域、专属配餐、专属优惠等方式,打造“老字号长者餐厅”,进一步织密为老助餐服务网络。

目前,“老字号长者餐厅”都配备了卡机,通过刷助老卡记录就餐人数、价位以及餐品等信息。运行一段时间后,餐厅将结合老年顾客的就餐建议和信息数据,对所提供的套餐进行优化,推出更多让老年人吃得满意、吃得放心的餐食。

从“养老”到“享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和人口寿命增长,“养老”展现出跨越多个经济周期、覆盖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姜利民表示,保险业在应对养老产业的特殊性上,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机遇和使命。

“针对养老周期长、跨度大的长期性,险企对于客户养老的承诺相当于长期的负债。”姜利民称,在金融产品中,只有真正的长期产品才不用考虑短期的波动和支取,才能有机会参与长期资本市场投入。而这恰好是保险作为金融工具的独特属性,也是保险公司的特殊价值所在。

姜利民表示,保险的本质是规避风险,而这一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养老对于“安全稳健”和“风险管理”的高度诉求。

此外,对于养老需求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保险业亦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在姜利民看来,险企作为“支付方”,能够链接产业链上下游,而健康管理、医疗协助、康养护理等同养老紧密结合的领域,恰恰都是保险公司所致力打造的生态系统中的必须要素。

“当然,长期性、整体性的养老规划离不开负责任的人才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养老产业中‘人’的培养和参与更加重要,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养老服务的最终体验。”姜利民补充道。

然而,当下养老保险市场上,存在居家社区养老配套服务匮乏,部分养老机构受众狭窄、准入门槛高,缺少完整的养老产业生态系统等现实问题。因此,友邦自2021年起全面布局、不断优化升级“养老生态圈”,全面覆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协助、旅居养老等多个板块。

“做养老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同时,要对客户有透彻、清晰、精细的认知,险企参与养老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认知的高低。”姜利民表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上海:老年助餐补贴均不以现金形式发放 各区街镇食堂有折扣、套餐、充值等优惠方式
解放日报 2024-05-23
五社联动家园助力 居民在家门口享受“花式”养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7
政策强力支持“银发经济”,房企、险资争相入局万亿养老赛道
华夏时报 2024-04-26
以党建引领社区养老事业 “友邦友爱·乐龄计划”公益项目全面升级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北京海淀:为老年人在家门口建起手机知识“补给站”
海淀报 2024-03-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