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预制版”拉面给消费者多了一份选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9 07:21

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兰州牛肉面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近期正式发布,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该《细则》引发业界关注。赞成者表示,面对“预制版”牛肉面批量上市,食品安全监管也要“有法可依”,才能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如此“许可审查”实则是为发展“预制菜”“预制餐”背书,担心“机器拉面”会让兰州牛肉面丢了“灵魂”。

人们对上述《细则》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预制版”拉面的争议——传统手工制作的兰州牛肉面不需要专门的生产许可,只有工业化流程批量制作的预包装牛肉面才需要生产许可。这一《细则》的出台,意味着监管审查的规则和措施已经为“预制版”拉面的“出锅”创造了条件,做好了准备。

近年来,“预制菜”“预制餐”模式发展迅猛,不少传统制作的菜肴、餐饭都发展出了“预制版”,久负盛名、已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兰州牛肉拉面也进入“预制菜”轨道,是早晚的事。兰州牛肉面的变轨或分轨契合市场发展演变趋势,拓宽了市场竞争的赛道,有助于产品或行业多元发展,为产品或行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用规则顺应这种趋势,体现了监管的适应性、前瞻性。

对消费者而言,“预制版”拉面“出锅”也不是坏事。比之传统手工制作的拉面,“机器拉面”节省了大量人力,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在严格的生产标准制约下,生产更加规范透明,食品安全系数更高。应该说,“预制版”拉面能“拉”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预制版”拉面还能“拉”低消费者的消费门槛,让消费者食用拉面更加方便自由——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拉面是一项技术活,一般人操作不了,人们想吃拉面,通常情况下得去面馆、饭店,有了“预制版”拉面,消费者在家里或单位下锅一煮,就可以享受拉面的美味。

当然,传统手工制作的拉面可能在品质、口感等方面更胜一筹,一些人在心理上对传统手工拉面的适应度、接受度可能更高,但也有一些消费者能够接受“机器拉面”。这两种消费需求并不矛盾,而是可以共生的。“预制版”拉面的市场价值之一,在于给消费者多提供了一份选择。任何产品的创新最终都要靠消费者的“投票权”来检验,发展“预制版”拉面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范畴,而选择“预制版”拉面的权利在消费者手中。

“预制版”拉面让企业的产品更加丰富,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如果有一部分消费者对“预制版”拉面的口感等有心理预期,能够接受“预制版”拉面,这种消费选择就是正常的、理性的,对于企业、行业、消费者而言,都有积极意义。

要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必须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自行购买“预制版”拉面,可以通过阅读产品包装实现知情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在一些面馆、饭店,可能会出现经营者以“机器拉面”冒充人工拉面忽悠消费者的问题。生产经营者、行业协会、监管部门、消协等有必要在关注“预制版”拉面的品质、标准、监管规则等因素的同时,重点关注、解决如何满足消费者对“预制版”拉面的知情权问题,让消费者明明白白选择,明明白白吃面。

这样,传统人工拉面与“预制版”拉面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各走各的赛道,各占各的市场,既能实现兰州拉面的跨越式发展,也能守住兰州拉面的“灵魂”。

文/唐山客

漫画/陈彬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使用预制菜要明示!预制菜“国标”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4
北青快评|饭店酒楼使用预制菜也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8
代表委员:建议预制菜不得进入学校食堂等消费者被动选择市场
法制日报 2024-03-07
全国政协委员皮剑龙:保障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3
消费者和家长对预制菜发出“灵魂三问”
工人日报 2023-09-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