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以赛提技 巧施水肥 田间地头有哪些增产妙招?
央视新闻 2023-06-01 22:56

当前,全国小麦和其他农作物正陆续进入收获期。

山东枣庄:小麦成熟 收割机助力夏收

这两天,山东枣庄市山亭区的12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山亭区西集镇东庄村的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田间,农户们在地头装载收获的粮食,一派繁忙景象。当地围绕“小麦收获、秋粮播种”,进一步强化各项服务保障,注重发挥农机合作社作用,确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抢墒播种一块。

安徽阜南:全面抢收小麦 确保颗粒归仓

安徽阜南县位于我国小麦主产区之内,今年当地种植小麦126万亩,现在小麦已经陆续成熟,当地进入了全面抢收阶段,为了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当地还举办了机收减损大比武。

在阜南县曹集镇的一处农场里,这里种植了1万多亩优质小麦,由于处于淮河蒙洼蓄洪区内,地势较低,所以这里小麦的成熟要晚两天,再加上经历了前段时间的连续降雨,昨天才刚刚转晴,所以今天这里正式迎来了大面积的抢收时间。

在阜南县,麦收的机械收割率可以达到99%以上,为了确保颗粒归仓,麦田里举办了一场简单又热闹的机收减损大比武。十名选拔出来的农机手,驾驶着各种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规定时间、区域内进行收割作业。由农业专家组成的评定组对参赛选手的收割成果、麦茬高度等数据进行测算,再从麦田里捡拾出遗漏的麦粒,称重后再测算出损失率。

按照规定,当地麦收的损耗率要控制在2%以下,而从今天的比赛看,有农机手的成绩是0.36%。不要小看这降低的数字,今年夏收,如果机收损耗率可以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对于安徽省近4300万亩小麦来说,就相当于减损43万亩小麦,按照平均亩产800斤估算,可减损3.4亿斤小麦。而这相当于4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这样的大比武,一来可以提高农机手普遍的减损意识,二来也可以以赛提技,激励大家提高操作技能。

当然,确保颗粒归仓,除了要减损,更要及时抢收。今年麦收期间,当地遇上了罕见的降雨天气,而且4号开始预计还会有一轮降雨,所以大比武的同时,抢收也在抓紧进行,大家要抓紧这几天的窗口期,进行24小时抢收作业。

在当地,降雨对于麦收的影响有两点,一个是土地潮湿松软,大型机械下地难。针对这点,当地也采取了措施,在一些土地还没有干透的麦田里,有不少履带式的收割机,虽然体型稍小,但履带可以避免陷入土地,还有一些无人驾驶的智慧农机,可以解决抢收时的人手问题。这些都是当地农业部门按照农户需求及时帮助调配的。

目前,阜南全县投入联合收割机4300多台,组建了抢收服务队76个,农机维修服务队28个,将争取在5天内完成全部麦收。

降雨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今天收获和脱粒后的小麦,颗粒饱满,个头也不小,不过抓一把,手感比正常的干麦粒要沉一些,而且略略有些粘手,这是因为小麦的含水量较高,根据测算,今天收获的小麦含水量比往年要高7到8个百分点。再仔细看,有少部分的麦粒顶部出现了少量黑色绒毛,这也是受潮的原因,好在这样的黑绒毛搓一搓就可以去掉,它主要影响小麦的卖相,对于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因为含水量较高,这里的小麦收获后马上就要送进烘干塔直接烘干。目前在阜南县,所有烘干塔都将向农户们提供烘干服务,同时,各个乡镇也开放了一些场地用于晾晒。此外,从当地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当地的小麦整体长势是好于往年的,而且优质小麦的比例达到了九成,有望实现丰产丰收。

陕西蒲城:降雨频繁 趁晴抢收旱地小麦

近日,陕西全省范围持续降雨,给即将到来的夏收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在渭南市蒲城县,当地趁着天气放晴,抓紧时机,迅速展开抢收作业。

这两天,在渭南蒲城县尧山镇,履带式收割机正在对雨后难以进地的田块进行抢收作业。尧山镇地处渭北旱腰带,小麦成熟较早。今年收割季遇到连续降雨,村民焦急万分。

蒲城县尧山镇光陵村村民闫晓纯:今天晚上连夜不停,机子不出问题的话,我总共16亩小麦,基本上就收完了。

今年,渭南市冬小麦种植面积446.5万亩。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逐镇村安排农技人员,对小麦成熟时间逐田逐日排序,科学配备农机和农机手,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手轮班作业,成熟一亩、抢收一亩,加快夏收进度。

甘肃民乐:巧施水肥 助力20多万亩小麦增产丰收

在甘肃张掖市民乐县,20多万亩小麦正值分蘖拔节的关键期。当地通过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助农丰产增收。

在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景会寺村的麦地里,麦苗已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种植户崔龙天:主要采取覆膜穴播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长势非常好。初步预算今年的亩产量能到1100斤左。

覆膜穴播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直接把水和肥料作用于小麦的根部,并通过地膜防止蒸发,比常规灌溉方式节省了30%到50%的水量,提高了水肥的有效利用率,还可以根据天气状况灵活科学施肥。

民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永生:与原来的条播大水漫灌相比,有节水、节肥、节约、增产的优势。

民乐县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密切关注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和不利天气影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小麦丰产增收。

辽宁大连:夏种插秧进行时 新绿稻田盼丰年

在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6万多亩水稻的插秧工作接近尾声。

水稻种植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利用地块大的优势,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生产效率高了,种植户的收入也增加了。

重庆巫溪:马铃薯喜获丰收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巫溪县是重庆的马铃薯主产区县之一,今年种植马铃薯三十多万亩。从四月底开始,巫溪县的马铃薯陆续进入采挖收获期。今年当地的马铃薯收成怎么样?行情好不好?

马铃薯迎丰收 量稳价增效益好

在巫溪县尖山镇的大包村种植有马铃薯4000多亩。今年,早熟马铃薯的行情非常好,田间收购价曾经一度达到一块五一斤。这几天稍微有点回落,单价也在一块二、一块三左右,所以,种植户们都希望早点采挖,卖个好价钱。据介绍,巫溪县的马铃薯一般是在头年的12月进行播种,到四月底就开始陆续上市。今年马铃薯生长期间,气候比较适宜,再加上管理得当,以目前的采挖情况来看,产量稳中有升。一般种植户的马铃薯亩产在3500斤左右。

马铃薯优质高产 良种良法是关键

在这样的丘陵山区,这个产量其实很难得。据当地人介绍,早些年,这里的马铃薯亩产不到1千斤。能够从平均亩产不到千斤提升到数千斤,这些小土豆们很关键。

这种马铃薯被称为“原原种”,是用马铃薯的脱毒试管苗培育的种薯。过去种植户通常会把上一年收获的马铃薯留下一部分作为种薯,而马铃薯自身带有的病毒会通过种薯传到下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从而导致品种退化和减产。现如今,每次都用这种脱过毒的最初的原种培育种薯,再用种薯来生产我们现在看到的商品薯,产量自然是有保证。

现在巫溪县正在开展优良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精准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集成技术研究,在良种加良法的加持下,现在巫溪县的部分马铃薯种植地块亩产可以达到八千斤。

科技助力 马铃薯成为乡村振兴好抓手

当地村民对今年的马铃薯收成还是相当满意的。近年来,巫溪县把马铃薯作为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来培育。现在,巫溪县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三十多万亩,年产马铃薯50万吨以上,商品薯收益达到6.5亿元。可以说,马铃薯产业正逐步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收割机变成“老师傅” 智慧化收储粮食尽显“科技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万亩荒滩变草场 这里藏了哪些妙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1.42亿亩,进度过四成!全国麦收进度条加速更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4
农机“移动医院”、追农机跑的工程师……这儿的夏收有点不一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8
更新至43.7% 西南地区夏粮收获速度UPUP!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