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村民们发现救灾消防员留下千元现金想返还 消防队长:多日用老乡家水电 这是正常补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2 19:11

9月11日,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海耳村内,村民发现救灾消防员留下1000元水电费后,希望原路返还。对此,四川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分队队长熊伟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续多日使用老乡家里的水电,这是正常的补偿,不用归还,希望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救灾消防员留下水电费 村民准备返还

“这个钱我们不能要,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到这里抗震救灾,走的时候,还为我们留下食品和水电费……”海耳村一名村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准备将钱还给不知道姓名的消防员,但根本找不到放钱的人。

海耳村村支书王月霞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村距离泸定震中有六七十公里的距离,同样受灾严重。灾害发生后,全国多个地方的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当地帮忙抗震救灾。其中,有部分消防救援人员临时住在附近,并为大家准备饭食。几天之后,消防员离开后,有村民看到消防员留下的1000元钱,说是给5户村民的,平均每家200元,这是他们使用的水电费。

“救援人员来得比较多,我们也分不清楚。明天(13日)还有其他的救援人员要返回。”王月霞说,村民在消防员离开后看到了桌子上的钱后,觉得不应该收,“人家都是来援助灾区的,我们为他们做的都是一些小事,这钱不能收,觉得过意不去。村民找到我,说是要还回去。我和大家商量下,决定写一封感谢信,连着1000元钱一起送回去。”

海耳村村支书王月霞说,村里环境优美,适合旅游。地震发生后,大量救援人员帮助村里进行灾后重建,村民很是感恩,等未来旅游业发展之后,希望队员们多来参观游览,一定会盛情招待。

用了水电就要付钱 消防员希望灾区早日恢复正常

9月12日,四川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分队队长熊伟声音有些沙哑,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泸定地震发生后,他和队友迅速赶往灾区抢险救援,由于人员较多,需要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作为驻扎营地,最后找到了海耳村。

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乐山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分队带有餐车,需要为多支消防救援人员大约300人提供餐饮保障,平时餐车和住宿用电量比较大,而附近居住有5户老乡,经过相关部门鉴定,他们的房子相对安全。

“我们就和老乡商量,希望在那里搭建营地,他们特别朴实,就说不管是物品还是地方都随便用,后来还帮着我们洗菜等。”熊伟介绍,从9月6日起,消防人员一直在使用村民的水电,“村里的叔叔阿姨看到我们住在帐篷里,还要求我们去家里睡,当然不能去。9月8日那天下了一场雨,我们的睡袋等物品全都淋湿了,帐篷里都是水。可是第二天接到任务后,我们还是要出发。”

熊伟和队友在中午时分返回海耳村的驻地,天气已经放晴,几名村民正帮忙将队员们的被子、睡袋等所有被淋的物品拿出来晾晒,让大家很感动。

熊伟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夜里消防队员的驻地光线不好,周围的村民都将院门打开,外面的灯光一直呈开启状态,其实就是方便消防救援人员去卫生间。

“我们的通讯车相关设备需要一直保持电量,有一户老乡就将门面打开,腾出房子,让我们随时充电。”熊伟说,类似的事情很多,队员们记在心里。“村民受灾了,生活更不容易。这几天用水用电消耗很大,我就想着在撤离的时候,将水电费补上。”

由于担心当面送还不被接受,使用微信等支付也不合适,而大家出来救援时很少携带现金,所以熊伟就向队友们收集现金,最终凑够1000元,分给5户村民。临走的时候,悄悄放在桌子上,并和感谢信放在一起。

“用了老乡的水电是事实,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我们的传统,所以这个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收回来。”得知村民要将钱归还,熊伟表示,这段时间队员们和村民结下了友谊,大家会永远记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朱葳
校对/成岗强

相关阅读
他们用脚丈量原始林区 巡护“世界生物之窗”武夷山
央视新闻 2023-10-05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
工人日报 2023-04-14
壹现场丨现场直击 北京消防卫辉救援的24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28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新华社 2020-11-25
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
新华社 2020-09-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