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苹果咬了“聪明钱”!游资跨界囤货陷窘境
中国证券报 2021-04-22 12:45

临近“五一”,天气渐热。往年这个时节,冷库里堆满苹果的现象十分少见,今年却成了常态。华圣农业集团执行总经理彭小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季节性水果陆续上市。这样下去,苹果销售会雪上加霜,库存消化将更加困难。”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去年采购季贸易商大量囤货,导致目前库存比去年同期多许多。高库存令苹果价格战不可避免,也令跨界囤货的投机资金陷入尴尬境地。苹果产业若要走出“看天吃饭”的困境,果农及贸易商需积极利用期货工具研究价格趋势,调整出货节奏,以减少损失、稳定利润。

库存远超往年

从10月下树到次年5月、6月彻底走出冷库,是一季苹果的商业周期。眼下,4月中旬已过,距清库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许多贸易商去年收购的苹果还有半数趴在冷库。

“今年做苹果贸易就一个字——慢。我从1998年开始从事苹果贸易,印象深刻的是这种情况在2010年出现过一次,感觉今年的问题可能比上次还严重。”彭小强说,“现在还有50%至60%的库存,往年基本在30%左右。”

春节是苹果销售旺季,能消化50%以上的库存。但今年春节期间苹果消费动力不足,清明节走货情况也乏善可陈。

华圣农业每年苹果销售额为5亿元至6亿元。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彭小强对苹果市场的风吹草动时刻保持关注。前不久,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苹果冷库,对当前库存情况进行摸底,为今年最后一个苹果销售旺季“五一”期间的购销做准备。

“目前我们的库存不高。因为去年苹果收购价超预期,我们10月就调整了计划,只采购正常年份60%的量。现在苹果价格掉下来,我打算进行第二次收购。”彭小强说。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3日,全国苹果冷库剩余量约为713.58万吨,占期初库存量的62.8%。全国苹果冷库剩余量较去年同期多119.41万吨,同比高20.1%。

比去年多出来的近120万吨苹果库存,若按照亩产2500公斤的一般水平计算,折合种植面积约48万亩,可种满4.5万个标准足球场。

从事苹果贸易多年的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光远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迟光远,对去年10月采购季大家抢苹果的场景记忆犹新:客商纷纷抢货,果农摘了苹果舍不得卖,收购价一涨再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盛产苹果的陕北和关中北部,红彤彤的苹果大量涌入冷库,果农和贸易商对来年的苹果价格抱以颇高的期待。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新季苹果产量3848万吨,同比降9.80%,主要是西北产区苹果受冻害因素影响所致。全国苹果库存却同比增加8.1%,在贸易商跟风囤货过程中被推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

“库存爆满后,大家就有点儿觉得形势危险了。”迟光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贸易商基本上只卖自己的货,很少去调果农货去卖。他所在的公司去年大概收了860多万斤苹果,目前库存180多万斤。“按照目前的消化速度,大概在5月底能卖得差不多。”他说。

随着天气转热,草莓、菠萝、桑葚、芒果、樱桃等一系列应季水果近期陆续走上水果店货架,广受消费者喜爱,更让人为苹果销售捏了一把汗。“新季苹果收购价推高销售价,但替代品如柑橘类水果丰产且价格同比大降,利空苹果需求。”中信建投期货苹果分析师魏鑫说。

“聪明钱”反被聪明误

日前一则“小道消息”引起中国证券报记者的注意,据称有大量游资在去年囤货待沽,是目前苹果库存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几位现货贸易商处了解到,去年确有游资参与进来,但收购量相对较小。

一位贸易商表示,游资大概是在去年国庆节期间进来的,当时苹果价格涨得很快,但它们并不是纯粹投机。他说:“去年河北梨产区受灾,梨大幅减产,导致梨商的冷库都空着。恰逢去年苹果减产预期较强,他们就来寻找机会。”

“还有一些蒜商也参与去年的苹果采购和囤货。”另一位贸易商说。

“这些资金在采购时推涨价格,后来又抛售助跌。”迟光远不满地说,“他们对市场毫无益处。”

游资,通常被称作“聪明钱”,但这次参与苹果的减产行情似乎一点也不聪明。

“去年收购成本高的贸易商,现在至少每斤亏了一块六毛五。”彭小强介绍,目前苹果库存主要集中在贸易商和一部分大户果农手中。

“苹果滞销对果农和小贸易商的影响更大一些。”长安期货副总经理王向龙说,贸易商采购减少令果农被动增加库存,且贸易商销售以自存货源为主,缺少下游渠道的果农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

这类果农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苹果下树时间早且质量较好,待西部苹果基本销售完毕,山东苹果才开始大量销售。不过,即便早期卖掉苹果的山东果农,收益也比西部地区每斤少了五毛多。”彭小强说。

走出“看天吃饭”困境

苹果种植面积一般较为稳定,天气带来的供给端变化是资金发挥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在今年市场高库存的背景下,苹果产业“看天吃饭”的弱点暴露无遗。

产业自身特点决定了苹果减产不太可能大面积发生。“首先,苹果树本身多年生,前期投入大,后期可多年持续结果,成本较低。其次,传统果农面临老龄化,外出打工可能性较小,果园是他们的主要生计来源。再次,能够种植苹果的区域相对有限,苹果属于当地特色优生品种。”魏鑫分析说,一旦天气变化对苹果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如大幅增产或减产,苹果价格大幅波动难以避免。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企业要积极研究大宗商品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地应对。

对苹果产业来说,各方主体对苹果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迟光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身边有很多贸易商、加工厂甚至出口公司都在利用期货工具对现货进行保护。

“现在,用期货走势指导现货销售的现象非常普遍。”彭小强说,“保险+期货”对保障果农收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货市场应扩大在苹果主产区的覆盖范围。

截至4月16日,苹果期货日成交量由上市之初的8.4万手增加至4月16日的46.8万手,持仓量由2.7万手增至55.6万手。

当前,苹果市场高库存已是“明牌”。虽然市场预期价格下跌将难以避免,但魏鑫认为,受生产端话语权高于消费端的定价传统影响,苹果价格可能走出历史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不太可能创历史低位,本季果农收益总体仍可覆盖生产成本。

尽管价格预期不乐观,彭小强依然在近期进行二次采购。目前,他的赢面在于:只要将成本压得足够低,就能跑赢价格下跌的时间。毕竟,大量采购会让他对上游拥有更多议价权,前期压缩采购及期货套保所保护下来的利润让他有足够资金去做二次采购。

市场人士介绍,苹果期货的定价区域、交割布局、市场培育、“保险+期货”试点都定位于优生产区,苹果期货可帮助企业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韧性。据统计,2020年仅陕西、山东的8家龙头企业就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产融结合、实物交割等方式,平均增收(少亏)320万元、多销现货3060吨,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保持了竞争优势。(中国证券报记者马爽 张利静)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卖货“来不及装箱”!果品春节少不了,又有品种要火?
期货日报 2023-01-25
玻璃再创新高 节后重点关注需求兑现?
期货日报 2023-01-22
供应偏紧导致整体水果价格上涨,果商惜售,后市苹果行情将如何演绎?
期货日报 2022-04-17
铁矿石期货跌停背后:监管多措并举遏制投机炒作 贸易商不再“囤货待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2-16
动力煤期货回落超700元/吨:囤货贸易商陷恐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0-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