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7年广东食品工业产值或破1.5万亿
南方都市报 2023-12-19 13:07

在吃这件事上,广东有“食”力,更有“实”力。举个例子,2022年,广东省规上食品工业规模近9000亿元,拥有超1.5万家食品工业相关企业。近万亿的产业,这“泼天的富贵”如何接住?广东人有自己的办法。

近日,省工信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举办《关于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到2027年,广东食品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形成超1000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和1万个单品销售超千万元的优质拳头产品。

怎么布局

打造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

《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7年,广东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为此,广东将按照“做大民生保障食品、做强时尚和特色食品、做精高端健康食品、做优老年和婴童食品、做好保健食品、做成宠物食品、做强产业链条、做深食品市场”的思路,实施“食全食美 十百千万”工程。

具体来说,广东将形成全域发展、质优物美的“食全食美”食品供给体系,建设“十百千万”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十个以上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特色产业园区和食品展销博览会、百个特色优势区域品牌、千家营收过亿元企业、超万个拳头产品)。

“食在广州”“寻味顺德”……广东各地食品工业名声响,更各有特色。对此,《实施意见》提出,构筑“一区一带全域支撑”的食品产业全域发展总体布局。像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有饮食文化,更有产业基础,称得上是广东的食品产业核心区。

针对食品产业核心区,广东将聚力打造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深入推动民生保障食品、休闲与时尚食品等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做优老年和婴童食品、做好保健食品、做成宠物食品等新兴产业。

逢年过节吃饭少不了海鲜,广东将做强沿海食品产业带,培育海洋食品新优势。比如,鼓励深圳完善创新生态,高质量推进国际食品谷建设,支持江门、湛江、阳江、茂名、珠海、中山、汕头、揭阳、潮州、惠州、汕尾等沿海地市做大做强现有功能和保健食品、老年和婴童食品、水产加工、粮油糖生产加工、预制菜、肉制品加工等重点优势产业,支持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打造食品产业集群,加快建成千亿元食品产业特色化发展新增长极。

潮汕牛肉丸、狮头鹅、隆江猪脚饭……广东还将推动全省各域发展特色食品产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独特饮食文化,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潜力,推动食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怎么培育

形成千家过亿元企业万个拳头产品

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必须要有优质产品、优质品牌做支撑。《实施意见》提出,梯度培育,发展千家过亿元企业万个优质产品。为此,广东将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培育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支持企业聚焦实业主业收购、兼并、重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广东还将发力传统优势产品和培育壮大新兴食品,聚焦产业链安全和韧性,聚焦发展宠物食品、高端健康食品、海洋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新型食品添加剂、高端食品生产检测装备等新赛道,培育高附加值新兴优质食品。到2027年,形成超1000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和1万个单品销售超千万元的优质拳头产品。

《实施意见》提出,着力保障食品安全,构筑安全高效的美食“生命线”。广东将完善食品标准体系,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推进食品“湾区标准”工作,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食品供给。完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

广东还将建立从农产品原料种养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

怎么推广

打造全球性食品工业展销平台

广东将培育买世界、卖世界的食品消费“领头羊”,打造全球性、全国性的食品工业展销平台。为此,将支持举办系列食品产供销活动,组织举办或参加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广交会、进博会、日本东京食品与饮料展览会、新加坡国际食品及酒店用品展、德国科隆世界食品展览会等展会,支持参加“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系列经贸活动,支持企业通过“走出去”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实施意见》还提出,支持全球化布局,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研发基地、营销网络和跨国供应链体系,推动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级制造贸易基地。加强RCEP食品产业发展协作与配套,促进原料采购、食品进出口。

同时,加强与东南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国际市场的合作,支持在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创建预制菜全球选品中心。强化国内产业链合作,鼓励企业在大米、小麦、玉米、果蔬、海产品、水产品、肉制品等原料产区培育建设自主可控可追溯的原料基地。

延伸阅读

“粮食家族”今年的增产冠军是玉米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粮食产量数据,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那么,“粮食家族”都有谁?你知道自己一年四季吃的都是什么粮吗?

俗话说:南方米、北方面,豆类、薯类也是常见的主食补充。中国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薯类。

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为主,其他还包括谷子、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其他杂豆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等。

按照收获的季节,粮食作物还可以分成早稻、夏粮、秋粮。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全国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全国秋粮产量为10418.4亿斤,比上年增加198.4亿斤。

其中,稻谷产量4132.1亿斤,比上年减少37.8亿斤,下降0.9%;小麦产量2731.8亿斤,比上年减少22.7亿斤,下降0.8%;玉米产量5776.8亿斤,比上年增加232.8亿斤,增长4.2%;豆类产量476.8亿斤,比上年增加6.6亿斤,增长1.4%;大豆产量416.8亿斤,比上年增加11.2亿斤,增长2.8%;薯类产量602.8亿斤,比上年增加7.3亿斤,增长1.2%。

玉米成为“粮食家族”今年当之无愧的“增产冠军”!

文/朱林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广东首批12个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出炉
南方日报 2024-02-08
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24
农业农村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新华社 2023-12-18
国家统计局: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