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的大环境下,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经济增速预期得到上调,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全球资本向来逐利且避险,它们正用真金白银做出最理性的选择。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为全球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资本追捧中国主权债券的场面还会不断出现。
11月5日,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了40亿美元主权债券。此次美元主权债券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总认购金额1182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30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债券的追捧,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主权债券是一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以外币发行的债券,是以政府为主体发行并以政府信用背书的一种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主权债券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债务管理、经济建设和金融市场等领域,发行量、利率、期限等都受到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影响,具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流通性好等特点。
中国在境外发行主权债券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中国发行了3亿美元的欧洲债券,首次试水国际资本市场。从2017年重启美元债发行至今,中国的主权债券发行日益成熟。2024年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债券,认购金额达到发行额的19.9倍,创下当时的全球纪录。这次美元主权债券认购总额冲上发行额的30倍,充分显示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信用的高度认可。在境外发行外币主权债券,不仅有助于国际投资者加深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对提振其参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彰显出中国正进一步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深化与国际投资者群体联系并共享发展成果的务实态度。
主权债券本质上是国家信用的体现。当一个国家发行主权债券时,相当于向全球投资者展示自己的经济健康状况和财政稳健性。今年8月,标普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发布报告,决定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和展望“稳定”不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在2025年将增长4.8%,比一年前的预测上调了0.3个百分点。如果说标普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和债务管控成效的高度认可,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信心,IMF的预测则主要是看到了在财政扩张、国内消费回升以及外贸提前布局之下,中国经济近几个季度的表现好于预期,有力抵消了贸易不确定性和关税上升带来的压力。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的大环境下,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经济增速预期得到上调,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这种韧性既体现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体现为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稳健发展、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也体现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和经济复苏的支持作用,体现为以创新优质的产品、多元稳定的市场和抢抓机遇的拼劲打开外贸新空间。
中国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贡献了创新动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保障。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擘画了奋进宏图: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到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以贯之的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接续攻坚,是应对风险挑战、把握发展主动、塑造竞争新优势的不懈努力,中国在全球资本眼里的可信度,就在这接续攻坚和不懈努力中得以提升。
全球资本向来逐利且避险,它们正用真金白银作出最理性的选择。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为全球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重要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资本追捧中国主权债券的场面还会不断出现。
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