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跨越三十九年的舞台传奇,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将于11月11日至30日第三度回归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为观众献上24场视听盛宴。
11月6日,剧中魅影、克里斯汀、劳尔、卡洛塔和吉瑞夫人的饰演者现身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分享了他们与这部不朽经典的深厚缘分,以及排练与巡演中的点滴感悟。
经典框架下注入全新灵魂
作为音乐剧史上最富魅力的角色之一,“魅影”的每一次选角与演绎都备受瞩目。本轮巡演,为这一经典角色注入全新灵魂的,是在《悲惨世界》英国巡演中饰演安灼拉的塞缪尔·温-莫里斯。
见面会上,塞缪尔深情回忆了12年前在伦敦初次观看《剧院魅影》的震撼。“当魅影鬼魅般的声音响彻全场,当他从克里斯汀的镜子中现身的那一刻,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是这最初的震撼,让他如今对塑造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坦言,最具挑战性的并非众人想象中的高音,而是魅影出场的最初15分钟。“这个角色在英语世界已被55位演员在39年间反复演绎,如何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为角色注入一些属于自己的、原创的特质,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他更分享了自己在曼谷首次登台时的紧张经历,“当时看到台下满满的观众,我浑身都在发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胜任这个角色。”为了克服心理与生理的极限,他坚持去健身房锻炼耐力,以确保能长时间、高强度地驾驭这个角色。塞缪尔也道出了扮演魅影的独特心境,“在舞台上,魅影是狂野的,需要百分百的投入;但一旦离开舞台,我必须迅速切换回生活中那个乐于沟通、慷慨友善的自己。如果完全沉浸在魅影的阴暗与执念中,对自己和身边人都会是巨大的精神负担。”
台前幕后不断提升自我
本轮继续担纲女主角“克里斯汀·戴伊”的,是因2024年精彩演绎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格雷丝·罗伯茨。她欣喜地表示,新成员的加入为剧组注入了全新动能,而来到中国巡演更是为每一次表演增添了特别的维度。“我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中国的魅力。”谈及角色,她揭示了克里斯汀光环下的不易,“克里斯汀这个角色在舞台上的时间非常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消耗巨大的精力。最初我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这种强度。对我来说,唯一的休息时间可能就是在后台匆忙更换戏服的那几分钟。”
而饰演“吉瑞夫人”的玛妮·拉布表示,《剧院魅影》有无限的魔力,“能在这部剧中待很长时间非常幸运。虽然中间我曾离开去其他剧组,但最终又回来了。这次我试镜了7次才得到这个角色,非常感激剧组能再次给我机会。”
饰演“卡洛塔·朱迪切利”的拉克尔·苏亚雷斯·格伦,则从声乐与心态两方面分享了她的“进阶之路”,“《剧院魅影》不只是一份工作,它发展了我的职业生涯,给了我登上百老汇的机会,也让我能来到中国这么多次,它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对于卡洛塔这个以华美高音闻名的角色,她表示必须做到音乐的极致,“如何让自己的歌声与乐队的管乐部分完美无缺地配合,是一大挑战。”在心态上,她曾饱受“完美主义”的困扰,“我曾是一个会因一个音符没唱好就内耗一个星期的人。但随着表演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明白,并非每一场都能达到极致的完美。学会接受不完美,是作为一名艺术家心态上的重要磨练和进步。”
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自1986年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剧院魅影》已成为全球音乐剧的殿堂级作品。它改编自加斯顿·勒鲁的同名小说,在巴黎歌剧院的华丽帷幕下,那段关于爱与宿命、渴望与孤寂的凄美故事,让全球无数观众为之屏息。
近四十年来,其足迹遍及全球58个国家、205座城市,累计吸引超过1.6亿观众走进剧场,并斩获了70余项戏剧大奖。剧中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如《剧院魅影》《想念我》《夜之乐章》等,早已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其原声唱片全球销量突破4000万张,是音乐剧史上最畅销的原声专辑之一。本轮北京演出阵容强大,每场演出台前幕后共有超过130位演职人员及现场乐队乐手参与,打造出极致震撼的视觉盛宴。而那盏标志性的水晶吊灯,每一次升起与坠落,都不仅是剧情的华彩节点,更成为连接观众与剧场宏大世界的仪式性符号,提醒着人们舞台艺术的无限魅力。
十年前,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开幕大戏首度进京,连演64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盛况使其成为无数中国观众领略世界级音乐剧魅力的启蒙之作。此次恰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十周年,该剧第三度回归,观众将在经典旋律中再度感受那份跨越时间的经典魅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