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北汽极狐全新阿尔法T5上市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北汽集团在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北汽元境智能”。北汽元境智能是一套涵盖了从底层到体验、从真实世界到仿真世界的技术架构,并实现了从研发到量产的落地,是北汽集团技术积累、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集大成者,展现了北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科创成果。
三个层次 全域融合拓展智能边界
北汽研究总院副院长郑新芬介绍,元境智能技术的核心主张为“全域融合”,通过中枢大模型的共享、数据与生态的联动、多智能体间的协同,让车辆升级为“全域智能体”,打破“域”的边界,实现全域的融合与进化。
元境智能有三个层次的融合:第一层“舱驾融合”。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共用同一个中枢大模型,共享同一个算力大平台,形成“场景、认知与执行”的高效闭环。通过舱驾融合的架构设计,可大大提高数据跨域传输的效率、降低数据跨域传输的时延,为用户提供不割裂的跨域体验。极狐全新阿尔法T5正是首搭北汽基于骁龙8775芯片打造的全球首款舱驾融合的AI平台,这平台是国内首个也是行业唯一、真正实现舱驾融合与端到端城区领航。
第二层“跨生态AI融合”。围绕用户的实际需求,北汽构建了多智能体间的协同,让一脑多端的主动服务体系更懂用户的意图、情绪与状态。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变为 “主动理解需求”,让爱车不再是冷冰冰的行驶机器,而是一个能理解用户、“听懂人话”的暖心助理。
第三层“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以“真实数据采集+世界模型仿真”为核心的数据生态,用真实数据与AI 生成的案例,让智驾模型在无限复杂的路况中持续学习与进化,把安全验证从“有限场景”拓展到“无限世界”,最大化提升智驾模型在复杂路况下的应对能力,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三大版本 覆盖L2至L4全阶智驾
围绕“全域融合”的技术主张,北汽在发布会上推出元境智能的两大标志性产品——元境智驾和元境智舱。其中,元境智驾有Pro、Max、Ultra三大版本。Pro版本使用128-256T算力,可支持激光雷达,实现主动安全、高速NOA、城区NOA、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全场景覆盖用户的日常出行;Max版本使用400-600T算力,基于世界模型和VLA技术,充分考虑系统冗余与安全,实现主动安全、高速NOA、城区NOA、车位到车位、泊车代驾等功能,有效应对复杂与极限场景,可拓展至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Ultra版本使用1000T以上算力,面向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通过北汽自主研发的底盘、制动、转向、电源与通信等系统冗余和领先的算法设计,全面保障无人出租车的安全、可靠与稳定。
“在元境智驾开发的过程当中,我们始终秉持‘生命守护’的开发理念。安全就是智驾的根本,是没有商量的底线。” 郑新芬说。北汽在工信部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核三防”的安全开发测试验证体系,实现“系统开发、过程保障、测试验证及上路运行”的全链路安全覆盖。同时,北汽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的技术体系流程体系全面应用到L2级的开发与验证,让全系车型都能共享高阶安全标准,真正实现“安全无差别 全系同底线”。以元境智驾城区NOA为例,在不同地形地貌、道路环境、天气、光照条件下进行测试,累计测试验证超5000万公里。
AI协同 情感座舱激活无限场景
北汽用AI引擎+跨域联动+情绪捕捉,构建了“元境智舱”,这是一个可持续成长的“情境引擎”,能结合用户的意图、用户的习惯与当时的环境,帮用户打造集成式服务。通过对用户喜好的理解,不仅能提供情绪价值,也能提供全方位的伴聊与支持。元境智舱「1+N」协同架构,即1个中枢大模型负责任务的分解和语义的理解,N个垂域智能体分别在智舱、智驾、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电等场景中执行任务。用户说最简单的一句话,元境AI即可完成最复杂智能体间的协作。
北汽不做操作的“小智能”,而做出行的“大智慧”。 为此,北汽开放平台与伙伴们合作,接入了字节豆包、电信星辰、DeepSeek等顶尖级垂域大模型,同时持续打磨大模型的核心应用。到目前为止,元境智舱已搭载超15个垂域智能体,用户累计使用次数超8.8亿次,用户任务请求平均日活越超4万次,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北汽元境智能,以全域融合拓展智能边界,用AI协同激活无限场景,在“安全为基、融合为本”的理念下,让智能有精度、让出行有温度。发布会上,涵盖电驱、混动、增程的“北汽神擎动力”也同时推出。未来,北汽面向新一代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打造的技术品牌体系将逐步揭开神秘面纱,北汽将与广大用户一道,用技术守护出行路,用热情共赴新征程。
编辑/李东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