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丰台抗战专题展在丰台区宛平城西门内的小城会客厅开展。展厅内,十余位抗战将领后辈的身影,为这段凝固的历史注入了血脉相承的敬意。
“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丰台抗战专题展由烽烟骤起、共御外侮、众志成城、抗战印记、丰碑不朽五部分构成,包括珍贵图片44张,实物展示11组,再现丰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开展仪式现场,抗日名将佟麟阁将军之孙佟晓冬先生向展览捐赠了一把按原样复制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大刀;张自忠外孙车晴、冯治安之孙冯强一同捐赠“1937年7月9日冯治安张自忠秦德纯三将军上报国民政府卢沟桥事态”电文复制件。
展览现场,佟晓冬先生结合展览,讲述了先辈浴血奋战的抗战故事,“卢沟桥作为全民族抗战爆发地,我的爷爷佟麟阁也是在卢沟桥事变中壮烈牺牲的。我主动提出捐赠二十九军的大刀复制件,并且联系了其他抗战英烈后人一起捐赠,就是希望一起丰富这个展览,让更多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抗战岁月,铭记历史!”佟晓冬老人动情讲述。
展览上,大量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展品诉说着历史:泛黄的《血战卢沟桥》《卢沟桥大事件》等战时出版物,无声诉说着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1937年7月21日,平津国立院校教职员联合会关于卢沟桥事件捐款办法函,字里行间饱含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展柜内,一个木质梳妆盒吸引了观众目光,它并非寻常闺阁之物,而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华北交通株式会社长辛店铁路工厂”的日侨仓皇遣返时遗落的历史残片……
现场,很多青年观众被平凡英雄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诠释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我拍了很多照片,城墙上炮弹轰炸的痕迹、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大刀、遗留下来的梳妆盒……这些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特意来到宛平城参观的何先生感慨道,“这些痕迹都是那段抗战历史的无声见证,不仅是对过去苦难的铭记,更是对先辈们不屈精神的致敬。”
通讯员 袁阳
摄影/原梓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