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老年患者获精心救治 家属赠三面锦旗致谢积水潭医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01 19:35

674c8ddef7eec6925015e93d425f5036.jpg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东楼(9C区)呼吸科上演感人一幕:一位曾处于特别高危状态老年患者的家属,满怀感激地将三面鲜艳的锦旗送到呼吸科主任李天水、主治医生申勤勤及全体医护人员手中。锦旗上“德馨致远聚仁心,医术精深解疑难”“巧施仁术化险夷,精研良方复安康”等烫金大字,无声诉说着一段以生命相托、以精诚守护的动人故事。

据悉,这位高龄患者入院后病情一度急转直下,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被医护人员判定为“特别高危”状态。面对老人命悬一线,家属的心情如同压着千斤巨石,日夜揪心不已。危急时刻,以李天水主任、申勤勤主治医生为核心的呼吸科医护团队,成为患者生命最坚实的守护者。针对老人危重的病情,呼吸科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会诊,制定缜密周全的个体化看护方案,启动24小时监护响应,护士站的灯光彻夜长明,值班医护的身影在病床间无声穿梭,在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心电监护仪上的生命体征数据,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每一次细微波动,并对老人生命体征的每一次起伏进行及时研判。每当老人病情最危急的深夜来临,9C区随时可能因老人的一点异常而骤然“苏醒”,急促的脚步声、低声而果断的指令、监护设备发出的提示音……主治大夫申勤勤或值班医生常常是第一个冲进病房的人,他们俯身贴耳倾听老人微弱的呼吸,手指搭上老人那枯瘦的手腕感知脉搏的搏动,根据实时情况果断调整治疗措施,每一次精确计算给药剂量,每一次优化呼吸机支持参数,都是在与时间进行一场无声的拔河。

日常查房同样一丝不苟。李天水主任每日带队,不仅严格对照各项检查指标,更坚持亲自为老人查体:仔细听诊肺部情况,轻轻按压检查水肿程度,耐心俯身询问“老人家,今天感觉好点吗?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哪怕老人只能发出微弱的音节或眼神示意,他们也认真解读,不厌其烦。专业救治之外,是流淌在日常护理中的温情。翻身拍背时,护士总会提前用手焐热听诊器;看到老人嘴唇干裂,便及时用湿润的棉签轻柔擦拭;当老人眼神中透露出焦虑,总有护士轻轻握住她的手,用平和的语调宽慰:“别担心,我们都在这里。”正是这份连日的精准诊疗与点滴关怀,为危重老人筑起了生命的防线,也让焦灼的家属在至暗时刻感受到了专业的依靠和温暖的支撑。

“那些天,看着母亲在生死线上挣扎,我们全家人的心都碎了,充满无助和恐惧。”患者家属回忆起那段艰难时光时动情地说,“但李主任、申大夫和整个呼吸科的医护人员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和支持。他们不仅全力救治,随时耐心解答疑问,深夜突发情况也立刻响应;护士们更像对待亲人一样,精心护理、轻声安抚,让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刻感受到光亮和希望,这份暖意和感动铭记于心。”

在医护团队夜以继日的倾力救治和精心护理下,老人终于转危为安,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当医护代表团队接过沉甸甸的锦旗时,主治医生申勤勤表示:“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我们责无旁贷,锦旗是患者和家属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呼吸科的灯永远为需要救治的患者点亮。”

4843ba81acc2f6116f75f08f72f53cbb.jpg

三面锦旗,传递的不仅是患者家属的由衷感激,更是对积水潭医院医者仁心与职业担当的深切礼赞和医风建设的肯定。这场成功的生命守护,生动诠释着医护人员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也映照出医患之间以信任为基石、以理解为纽带的双向奔赴,这朴素而真挚的互动,正是构建新时代和谐美好医患关系的生动示范,为社会源源不断地传递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共建医患同心、崇德向善的社会好风气。

编辑/周超

相关阅读
乘客突发不适,北京佑安医院医生高铁施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9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抢救应用智能化骨盆骨折复位机器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重症肺炎 连上55天ECMO 87岁阿婆出院
广州日报 2023-05-16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生支招甲流防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2
上海:88岁重症老人春节前出院
解放日报 2023-01-22
ICU生死竞速:武汉医护尽一切可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武汉晚报 2022-12-27
72岁老人排队等餐时晕倒95后护士施救 家属找到医院致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7
聊城这家眼科医院医护人员做了啥?她一口气送来三面锦旗致谢
齐鲁壹点 2022-05-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