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 提“智”向新,奔向未来 当前机器人产业如火如荼
新华社
2025-05-07 11:15
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机器人产业加快提“智”向新。特别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
政策端、市场端同频共振,新赛道日渐开阔,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25年4月26日,机器人在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上参加梯田走秀活动。新华社发(吴德军摄)
2024年5月23日拍摄的上海“模速空间”内的展示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2025年2月24日,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在进行行走展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5年3月3日,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一名老人与人形机器人“夏澜”互动。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25年2月24日,在北京“机器人大世界”的应用场景示范区,银河通用机器人进行药店无人值守场景演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25年3月25日,在墨现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讲解机器人灵巧手上的电子皮肤。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2025年4月29日,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刘海林(左二)和同事调试一台焊接机器人。新华社发(杜鹏辉 摄)
2025年3月26日,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智能教育机器人“悟空”进行表演。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2025年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上,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左二)冲向终点。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2024年6月26日,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与熊猫机器人“优悠”握手。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25年4月15日,在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专区,机械臂展示灵巧手功能。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25年3月14日在2025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拍摄的手术机器人演示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编辑/刘忠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