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新政出炉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经济参考报 2025-02-10 13:00

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将对电力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改革后,新能源与煤电等一样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均由市场形成,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扩围,同时各地电力市场规则将按照国家要求相应完善,能够极大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

上述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本比早期大幅下降,各地电力市场快速发展、规则逐步完善,也为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创造了条件。

《通知》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后,在结算环节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按机制电价结算。

“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别是光伏发电集中在午间,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后,午间电力供应大幅增加、价格明显降低,晚高峰电价较高时段又几乎没有发电出力,新能源实际可获得的收入可能大幅波动,不利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上述相关负责同志解释说,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通过这种“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方式,让企业能够有合理稳定的预期,从而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从国外情况看,新能源发展较好的国家通常采取类似做法。

此外,《通知》明确,在实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时,区分存量和增量,实行不同的政策。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划分。其中,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通过开展差价结算,实现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2025年6月1日及以后投产的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根据国家明确的各地新能源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等动态调整,机制电价由各地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

“这种老项目老办法、新项目新办法的安排,能够在保持存量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上述相关负责同志称。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两部门深化新能源 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中国证券报 2025-02-10
两部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2-09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5-02-09
重磅方案出炉!新能源板块迎来拐点?
期货日报 2024-05-31
10余省份部署电力市场化交易 电价浮动倒逼高耗能产业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2-29
电价改革“满月”有啥新变化?电力供应偏紧是否缓解?
人民日报 2021-11-17
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序开展 火电企业价值有望重估
中国证券报 2021-10-18
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待供需齐发力
经济日报 2021-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