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商家落实国补政策不规范引发投诉 中消协建进一步明确补贴政策细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11:48

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其中,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导致相关投诉增加

消费者马先生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台有国补的手机,买完后不到一周发现该手机降价了700元。消费者要求价保,但平台以新订单使用了400元国补为由,只支持价保300元。消费者投诉后,该公司通过消协315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了和解,在已价保300元基础上,另行补偿消费者400元差价。

消费者张女士购买了有国补的电视,但商家却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货,商家表示,如果要等则需要再等一个月,如果不等则可以退款,但国补资格却无法恢复。消费者认为延迟发货是商家的原因,退货后国补资格丧失不应由消费者承担。商家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及时通过消协315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了和解,消费者最终收到了电视。

中消协表示,国家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让利于民、促进消费,但部分商家和平台的不当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背离了政策初衷。

一是商家涨价“套取”补贴。一些商家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质疑补贴被商家或平台截留。二是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消费者购买了国补商品后发现价格大幅下降,要求补差价但被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为由拒绝。三是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商家未按承诺时间发货,或者以库存不足为由强制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

中消协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补贴政策细则,细化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防止商家虚高定价或通过涨价等方式套补侵害消费者利益。监管部门可重点加强对补贴商品价格的检测,对参与国补商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动态监管。平台应当建立完善售后保障机制,明确国补价保政策。同时,建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实际完成交易的订单,应当自动返还消费者补贴名额。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中消协: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成投诉热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中消协:去年电信服务投诉量比上年增长99.1%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中消协:笔记本电脑投诉去年呈高发态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半两财经 | 2024年“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 中消协提示消费者谨慎识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中消协公布2024年八大投诉热点 羽绒服虚假宣传、“先享后付”被点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6
中消协发布第三季度投诉情况 摄影服务投诉增幅明显 二级演出票务平台缺乏透明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中消协公布上半年投诉热点 手机维修、电信服务、会员营销位列前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2
青诉 | 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提示 谨慎选择商家认真审阅合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