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文化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经典
广泛影响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相关领域,彻底改变人们理解人类行为及文化实践的分析方法
② 全新中译本
专家学者全文重译,真正理解格尔茨,精密严谨,消除误解
③ 修订关键概念
改“深描”为“浓描”(thick description)
“深描”引向对“深层(结构)”的不自觉联想,而那是格尔茨批之不遗余力的列维-斯特劳斯式唯理智论的核心假说……“浓描”的“浓”是指意义的浓厚、稠密,不在资料的多寡……
——译者的话
④ 新增两篇序言
特别收录作者本人千禧年版自序;《屠猫狂欢》作者、文化史领军人物罗伯特·达恩顿深情追忆“一代宗师”克利福德·格尔茨
【作/译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1956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他曾于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地展开广泛而有深度的田野调查,由此而产生的文本成为民族志写作的典范。主要著作有《农业的内卷化》(1964)、《文化的阐释》(1973)、《尼加拉》(1980)、《地方知识》(1983)、《追寻事实》(1995)、《烛幽之光》(2000)、《斯人斯世》(2010)等。
甘会斌,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南大学。另译有格尔茨作品《烛幽之光》《斯人斯世》,以及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比较的幽灵》、爱德华·希尔斯《中心与边缘》等。
杨德睿,伦敦政经学院人类学博士,2004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学,2023年起担任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另译有格尔茨作品《地方知识》,以及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原始的叛乱》、列维-斯特劳斯《神话与意义》等。
【内容简介】
什么是文化?
文化对人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文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的活动?
巴厘岛上土著居民的斗鸡,对我们理解文化有何指导意义?
在《文化的阐释》中,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最基本的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① 对西方知识界:
被翻译成20种语言,美国社会学协会索罗金奖获奖作品,《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二战后最重要的100部出版物之一”
② 对我国知识界:
经典常销二十五载,影响一代人类学、历史学学人
多年以前,我刚接触到微观历史,他那篇关于印尼巴厘岛斗鸡的人类学研究,让我眼界大开,反复研读,懂得了那些所谓“无意义”的活动,其中有许多奥秘有待我们去发现。
——王笛
③ 对译林社:
1999年“人文与社会译丛”出版的首部作品
这本书的出版,曾经给中国知识界、学术界带来了视角和范式的突破,促进了对中国本土的、地方的文化的描述与分析,很少有单本著作——更不要说是人类学的著作——能带来这样大的跨国影响。
——刘东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