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毅(北京钟鼓楼文保所第一任所长)
目前,在全国城镇现存的钟楼和鼓楼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有原配报时大钟和定更鼓的,就数北京钟楼和鼓楼了。钟鼓楼,不仅是北京老城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北京现代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着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
北京钟鼓楼始建于至元九年(1272),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距今已有七百五十余年的历史。据著名史地专家侯仁之先生主持编制的《北京历史地图集》载:当时,钟鼓楼处于元大都的中心位置。另据《析津志》载:钟楼“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后毁于火。现存的北京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钟楼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两年后竣工。
1929年,钟楼前广场为“民众市场”
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徐达率军攻占元大都,认为北城空旷,少有居民居住,对守卫城市安全不利,因此,将北城墙(今土城)向南缩进2.5公里,至今安定门和德胜门一线,重建城墙、城门;明永乐十七年(1419),又将南城墙(原址在东西长安街)向南推进0.8公里,至今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兴建外城,在距正阳门约2公里处,兴建永定门。至此,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形成。
明代的北京钟鼓楼,是两座单体的墩台式建筑,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鼓楼初名“齐政楼”(取齐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重建宫室的同时建成,楼体通高46.7米,建在高4米四面是坡道形的砖石台基上。
鼓楼分上下两层,底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一大两小),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二层为楼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滴水歇山顶,上覆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代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遭雷击被焚,后又重修。此后,在清嘉庆五年(1800)、光绪二十年(1894)及1941年,均对鼓楼进行过局部修缮。
钟楼应当是与鼓楼同时建成。据《御制重建钟楼碑记》载:“皇城地安门之北,有飞檐杰阁,翼如焕如者,为鼓楼。楼稍北,崇基并峙者,为钟楼。其来旧矣。而钟楼亟毁于火,遂废弗葺治。”意思是说:鼓楼稍北为钟楼。鼓楼和钟楼的历史很久了,可是,钟鼓楼曾屡次被雷火烧毁,废弃后而没有重建。直至清乾隆十年,为了防雷击起火,才建起了全砖石结构的钟楼。
北京钟鼓楼虽经几次翻修重建,但它始终担负着为全城报时的任务。随着清朝的衰亡、民国的建立和钟表的传入,钟鼓楼逐渐失去了为古都报时的功能,但“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的方法,一直延续到1924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后,才彻底废止。
民国十四年(1925),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经京兆尹薛笃弼批准,在鼓楼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馆”。利用楼下各甬洞建立图书馆、讲演厅、博物部;楼上则改“齐政楼”为“明耻楼”,展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施行屠戮抢劫的图片、实物和模型,以示不忘国耻。钟鼓楼四周空地则辟为京兆公园。设有各种运动器械,供人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另外,还开设了平民学校,教国民读书识字,以提高文化水平。
1925年,“齐政楼”改称“明耻楼”
民国十五年(1926),在钟鼓楼小广场设立“平民市场”,同时利用钟楼下甬洞开设“民众电影院”放映无声电影。当时老照片可见,鼓楼上标有“北京市新民电影院”。1933年,教育馆改称“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此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后,那里经常举办展览会、讲演会、戏剧演出等多种宣传抗日的活动,其间,该馆曾遭受三次浩劫,书刊4000余册、陈列品300余件遭销毁,被迫于1942年闭馆。
抗日战争胜利后,复馆定名为“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举办教学活动、展览陈列、书报阅览。钟楼仍开设电影院。钟鼓楼之间小广场重新开设,改称“民众市场”。场内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如扒糕、凉粉、灌肠、豆汁、爆肚、羊霜肠、炸糕、驴打滚、茶汤等;还有说评书的、唱戏的、拉洋片的、变戏法的、耍狗熊的、说相声的等,令人目不暇接。据说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幼年时,就在此说过相声。
1983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修缮钟鼓楼,建成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一个旅游景点,东城区文化馆从鼓楼迁出。随即,“北京市钟鼓楼修缮办公室”成立。1984年初开始、历时两年完成钟鼓楼修缮,此次修缮涉及鼓楼的多个方面,包括结构加固、瓦件更换、油漆彩画、首次在鼓楼安装自动化消防设施等。在修缮过程中,还发现了鼓楼正脊中央脊筒内的“镇物”——《金刚经》一卷。此次有详细记录的大修,不仅保护了钟鼓楼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还为其后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供图/郑毅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