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账户“清存量”、加强审核“限增量”……近年来,银行在反诈等安全性要求驱动下正从原本发卡扩规模,向缩规模、清存量转变。
但在银行卡安全性提高的同时,记者在近期采访中注意到,客户对于办卡、用卡的投诉和抱怨也在增加。一方面,有客户向记者反映,开办银行卡的过程变得愈加困难,如需要签署反诈承诺书、提供社保等辅助材料、新卡限制线上转账额度等;另一方面,用卡过程中容易被冻结,长期不使用存在被清理风险等。
一边是对资金安全的保护,一边是由此引发的用户抱怨,如何兼顾安全和便利,防止误伤?
加强审核流程“限增量”
“新办银行卡真麻烦。”来自深圳的小姚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刚来深圳工作半个月的他最近在为办工资卡的事情发愁。他告诉记者,周末他去公司指定的银行办理储蓄卡,因为在当地的社保未交满半年,最终申请下来的卡存在非柜面限额,每日仅能转出1000元。
与小姚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近期,记者收到读者反馈称办银行卡受限,被告知以“日常使用”理由不可办理个人理财卡。为验证上述问题,记者于5月29日走访了深圳多家银行网点,并未发现不让开办银行卡的情况。但与多年前相比,银行办理储蓄卡的难度确有所增加,开办用途新卡的非柜面转账金额也存在重重限制。
以交通银行深圳某网点为例,记者在该行实测办理一张I类卡,一共需要三个步骤。首先需在网点扫码填写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完成预约步骤。其次,观看宣传教育视频,签署《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承诺书》并等待预审结果。第三,预审通过后才可在柜面正式办理开卡手续。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强调,该卡不可租借他人。
在花费半个多小时完成上述步骤后,记者申请的I类卡的非柜面日转出额度仅为5000元。“需要在申请后三个月保持一定活跃度才可提高额度,届时需线下办理。”该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询问开卡用途、反复提示电诈风险都是行内要求的规范动作,针对每一位开卡客户都必须完成。如该卡最终牵涉电话诈骗案件,办卡人员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被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银行网点中,不同银行的办卡难度有所差异,门槛标准并不统一。
例如,在办卡类型上,广州银行、深圳农商行、工商银行深圳某网点的客户经理均告诉记者,仅需要身份证、实名认证的手机号就可开通I类卡。浦发银行的客户经理则介绍,除上述证件外,还需在深圳有半年以上社保或提供工作证明才可办理I类卡,否则只能办理II类卡。
在非柜台转账上,各家银行的标准也参差不齐。光大银行深圳一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开通线上转账功能需要在深圳有半年以上社保,或者提供名下车辆、房屋信息等辅助材料。也有银行虽然可开通线上转账功能,但额度却受到限制。例如,招商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称,具体线上转账额度需要申请时确定,与本人工作及社保缴纳情况有关;深圳农商行的客户经理也称需要来现场面聊后才可确认,如是深圳户口,每日非柜面转账限额在1万元。
有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实际办卡业务确实较此前步骤更多。不仅需要身份证、实名登记的手机号,为了评估风险,还要区分是本地户口还是非本地户口,不是本地户口的话,可以提供社保、居住证或者工作证明,必要时银行会致电给相关公司核实。
“我们也是两边为难。”他告诉记者,审核太严容易引发客户不满。但一旦过于宽松,开办的银行卡容易牵涉诈骗案中,相关情况会从总行、分行、一级支行、二级支行一直到网点,层层通报下来,也有相应的处罚,存在压力。
唤醒沉睡账户“清存量”
除了办卡端外,近期也有不少客户反馈收到银行清理“沉睡账户”提醒,如到期未操作则有可能被作销户处理。
事实上,当前距去年10月监管牵头开展的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结束仅剩4个月。近期确有部分银行正“攻坚”开启新一轮“沉睡账户”清理提醒工作。5月28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将开展“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5月15日,工商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10月15日,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5月就先后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福州农商银行、蒙自沪农商村镇银行、益阳农商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将在10月前展开对“沉睡账户”的提醒提示工作。
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0月起,也有部分银行集中进行过“沉睡账户”提示。与当时清理标准各异相比,近期发布公告的银行在清理标准、提醒时限等方面基本统一。
从判断标准上,近期公告的银行均统一采用“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作为“沉睡账户”的判断标准;从提醒时限看,大多数银行将提示时间的截止日期设定在今年10月,与监管规定的专项工作整治时间也相吻合。
如何防止误伤?
记者注意到,在加强储蓄卡开办审核、开展唤醒睡眠账户的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均强调上述举动与反诈有关。
据了解,为杜绝电信网络诈骗案的频繁发生,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以及百姓的合法权益,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及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在“断卡”行动中,银行、支付机构需要清理长期不动户、“一人多卡”、频繁挂失补换卡等异常银行卡。
限增量、清存量下,银行卡规模增速已有所放缓。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7.87亿张,环比增长0.63%。其中,借记卡90.20亿张,环比增长0.82%;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67亿张,环比下降1.51%。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在部分地区,“断卡”行动在反诈领域的成效也已初步显现。例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银行卡“断卡”线索同比下降约50%;占全国“断卡”线索总量的比例,较2022年降低约1.6个百分点。
如何兼顾反诈需求下对资金安全的保护和用户的便利性,防止误伤?多数机构认为,建立精细化的服务体系或是解决之道。
2021年央行官网就曾发布《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开户痛点难点问题提出16条改进服务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充分利用个人已开立银行账户跨行代发工资,不强制要求个人在本行新开户,改进商业银行客户身份识别方法,推行个人简易开户服务。
某国有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强开卡审核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目前对网点人员的追责机制较强,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在实际落地办理过程中压力较大,大多时候因担心后期担责而从严处理,甚至劝说客户不要开卡,容易产生客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在他看来,从管理层面看,事后追责机制容易让基层工作人员“如履薄冰”。更重要的是从前端发力,了解客户痛点,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开卡环节。例如,提前在公开渠道写明需要提供的材料,提供预约入口,节约办卡时间。
“可以将监管重点从‘合规性防范’向‘有效性防范’转变。”一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相较于设定各种办卡门槛,对客户层层设防,银行更应建立健全风险监测系统,做好账户全面风险排查,重点对多次开办、挂失补办、注销并新开办银行账户进行自查,识别伪装成合法交易的风险行为。同时,在开卡过程中向客户强化普及非法出租出售银行卡的法律责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也有机构认为可在金融科技端发力。“如要在反诈需求的基础上兼顾用户体验,需要更多的用户画像数据和分析的支撑,也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来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用户交易基础。”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银行可通过主动进行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建立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用户多元化的合法合理需求,通过有效的身份识别工具,分层次多角度地解决可能的用户“误伤”情况。
廖鹤凯强调,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考虑反诈过程中可能的误伤问题,设置有效便捷的回补措施,简化用户办理手续难度,就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体验。
“账户安全是个人资金最基础的要求,如出现大面积的账户被利用、盗窃,对个人财产、银行而言都会是损失。”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表示,银行卡加强开卡审核、设置银行卡的转账额度是为了保护客户账户,遏制诈骗泛滥等现象。事实上,近两年许多银行已采用大数据等方式优化,尽可能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达到一定平衡。如在此基础上,办卡审核流程进一步简化或睡眠卡清理滞后,看似是便利客户,实际可能导致账户风险增加。
王蓬博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或在于金融科技端。对于银行而言,未来可以进一步运用大数据等科技类风控手段,识别风险账户,从而减少客户办卡、用卡环节中的“误伤”。对于客户而言,也需要积极配合银行的办卡业务流程,提供必要的信息。(王方然)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