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大学文学院方面5月27日发布的讲座预告,6月5日,马伯庸将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报告厅举办专场讲座《文学历史中的“他”与“我”:考据与虚构》,届时还将举行“马伯庸先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2022年,马伯庸曾受聘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当时,南大文学院院长董晓向马伯庸颁发聘书。对于“马伯庸的历史作品好在哪”,董晓指出,不同国别的作家都面临如何书写历史的问题,而单一的宏大叙事往往会淹没对个体命运的关照,这一点在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有着生动的体现。马伯庸能够从小人物的精神感受中折射出历史最真实的状态,跨越种种藩篱为微观个体发声,从而传达出更加宏大的精神力量,让读者真切感受历史,这是难能可贵的。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教授则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介绍,马伯庸对历史细节的处理十分到位,《长安十二时辰》等小说对于官职、器物等细节的描述都与史实相匹配,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普及与传播方面有很大影响力。
在受聘仪式同时举行的题为“大历史中的普通人,普通人眼中的小历史 " 的讲座上,马伯庸也介绍了自己从历史中小人物的角度出发,窥见历史发展的经验。他以云梦泽出土秦简中的两封家书作为例子,这两封信属于微观历史,但又不仅仅只是 “ 小历史 ”,还可以反照 “大历史 ” 的进程。信的内容很日常,只是围绕行军、寄钱等话题展开,但若是将这两封普通的信置于秦将李信率军攻打楚国淮阳的大背景下,不难推测两兄弟最后的悲剧命运。对此,马伯庸评论道:“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万骨枯’往往是我们感受不到的。但当我们把这两封信和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并读时,就能够从‘两骨枯’对于一个小家庭的冲击,推想出战争对千千万万普通人造成的伤害。”而普通人的感受合在一起,也能够代表历史真正的底层逻辑和动力所在,“就好比长江里的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长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