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科创“星星点灯”,照亮京津冀发展新高地
新京报 2024-03-01 12:12

科技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为亮丽的色彩之一,也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2·26重要讲话十周年”系列评论

十年前的早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十年后的今天,新京报评论部特别推出“2·26重要讲话十周年”系列评论,以共同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非凡十年。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协同发展中心。图/新华社

机械臂紧握铅笔,自如游走之间,一个卡通形象便跃然纸上……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某科技公司一款机械臂展示的“绝活儿”,赢得了参观者喝彩。

“我们在北京研发,在天津完成产品的试制和批量生产。”几年前,总部仍在北京的这家科技公司,就将其生产线转移到了天津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自己每周二都坐着高铁将北京总公司的研发方案带到天津来。

数据显示,自2017年正式破土动工进入实质性建设以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累计注册经营主体已达1500余家,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四大产业集群。而这只是协同发展十年,京津冀大地上的科技创新累累硕果之一。

在中国的北方,过去十年间,京津冀区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京津冀,这三个地理位置相邻、历史文化相连、经济发展互补的地区,正通过协同发展的大潮,共同绘制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在这幅图中,科技创新是其中最为亮丽的色彩之一,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十年前,京津冀三地的发展还各自为战,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间合作少之又少。十年后,科技创新如同星星点灯,点燃了区域协同发展希望的火炬,引导着京津冀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前进。

在这里,有许多的企业、园区,以及科研人员、企业员工,见证了自己与企业的成长,也目睹了京津冀区域整体的蝶变。高速铁路将三地紧密联结,地理的边界逐渐模糊,人才和资源的流动更加自由。这一切,都在为京津冀的未来描绘着一幅更加宏伟的蓝图。

北京中关村智造大街。图/新华社

三地共舞,创新主体精彩纷呈

在京津冀这片创新的热土上,科技创新如同播撒的种子,经历风雨,终成丰收。

2022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高达4260.9亿元。与十年前相比,如同巨人的步伐,迈出了2.2倍的大跨步。

而根据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而且,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

不仅如此,京津冀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4.28%,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同时,京津冀地区每万常住人口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7.9人年,较2013年增长44.8%。其中,以河北的增速最快,达74%。

高投入与高密度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丰硕的科创成果和更高的产出效率。2023年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万件,是2013年的6.7倍。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

同时,创新主体也精彩纷呈。2023年7月末工信部发布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京津冀上榜365家,占全国的9.9%,三地分别为243家、59家和63家,累计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

这些“小巨人”企业如同星星点灯,照亮了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高地。这些“小巨人”的光芒,不仅代表着地区的科创成果,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承接与转移的战略之下,天津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河北的“1+5+4+33”承接平台体系,则如同一座座的桥梁,连接着京津冀的过去与未来。它们不仅为北京的企业和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为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至2023年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累计为1009家北京来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2014年以来,河北“1+5+4+33”承接平台体系,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中北京占比近八成,廊坊、石家庄和保定承接北京转入基本单位合计占比超四成。

回望过去十年,京津冀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从研发投资的增长到创新主体的活跃,从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到区域经济的互动,每一个成就都记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2023年11月12日,工人在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带机廊道桥架上巡检。图/新华社

创新模式,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这些创新硕果的呈现,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科技创新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建设。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多种模式的不断孕育、交织与升华,从而铸就了一张多彩的创新图谱。

在模式创新上,首先是京津冀三地创新定位的优化与转变。北京的“高精尖”转型、天津的“引进来”与“发展好”策略、河北的“接得住”与“升级跳”布局,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度、高效能的创新生态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也为区域内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强大的动力。

数据显示,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同时,产业格局方面,京津冀正协同编制氢能、生物医药等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实施产业链“织网工程”,为延链、补链、强链、优链提供“导航图”。

其次是京津冀三地的优势联合“加法”与腾笼换鸟的“减法”。通过科技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各城市的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转型。

这种优势联合不仅体现为资源的整合,更是一种创新驱动的“加法”和结构优化的“减法”,从而共同搭建了一个高效、创新的协作平台。

北京的科技能力与天津的产业基础、河北的制造优势结合,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的诞生。比如,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的转型升级,不仅改写了一座旧市场的命运,更为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因此,在京津冀城市群内,研产结合型的“共享创新”模式逐渐成熟,从“虹吸效应”走向“协同共享”。创新资源的集聚和科技成果的丰富,成为京津冀地区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2022年底发布的《2022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就指出,京津冀三地共享创新指数的提高,反映了京津冀在知识溢出和技术共享方面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大型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密集,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协同融合,以合作园区为载体,“共建共管”的模式成为重要的创新举措。比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三地之间的产业活动和创新活跃度,加速了北京创新生态体系的辐射与传递。

通过这些模式的建设,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推动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构筑起一座座创新的高峰。在这里,每一次创新都是对未来的一次探索,每一次融合都是对力量的一次凝聚。

正是通过这样的创新模式,京津冀的科创成果持续涌现。每个案例的呈现,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亮点。这些案例既充分展示了区域内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也更加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系列科技创新的应用,在交通、教育、医疗、政务等社会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中结出硕果。有了这些公共服务的不断升级,更加便利化、普惠化,才能够让活跃于三地的科研人员、企业员工,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与产业建设的热潮中去。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年征程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连接这三地的最强音。我们不仅见证了一系列创新成就的诞生,更看到了一幅协作共赢的美好图景。

十年协同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建立,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策略的实施,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们将能看到,这三地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更紧密的联动,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实现全面融合,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和谐的区域未来。

撰稿 / 新京智库高级研究员 郑伟彬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