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以及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更好服务居民,做好基层治理,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建立物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好物业管理这个“关键小事”,开展了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创建工作。
体育馆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双向发力,服务为先,促成良性互动。依据接诉即办、垃圾分类、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评价情况,建立物业“红黑榜”。以罚促改、以奖促优,引导物业公司以优质服务赢得业主的认可;宣传普及《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和《民法典》的重点内容,加强物业服务信息公开,通过居民议事会等平台,搭建起物业与业主沟通的桥梁,增进双方的信任与理解。
其次,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健全物业考核机制。落实物业项目负责人到居委会报到制度;依据接诉即办、垃圾分类、居民满意度和社区评价情况,对各物业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对评价不高的物业公司,联合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物业执法进小区,加大处罚力度。对评价较好的物业公司,在垃圾分类、充电桩建设、小区绿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罚促改、以奖促优,形成良性互动,切实提升地区物业管理水平。
推进法华南里社区“左邻右里”议事厅示范点建设,协商解决物业管理难题。完善协商流程和工作机制,开展“月月有协商”活动,组织居民和辖区单位协商解决垃圾分类、电动车充电和停车管理等物业管理问题。在体育馆路13号院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法华南里社区党委组织小区物管会、居民代表和体育总局机关服务局等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化解矛盾,为13号院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依托“左邻右里”议事厅,组织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和辖区单位等参与议事协商,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停车秩序持续改善、社区环境不断美化,提升了社区家园的和谐宜居水平。
有的还把最近的楼门打造成最亲的家园,推动楼门院治理水平“更上一层楼”。近期,体育馆路街道完成龙潭西里6、8楼楼门院示范点建设,在楼门院这个最小单元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结合文明城区迎检工作,开展“周末大扫除”等活动,与物业公司一道发动居民清理楼道内的堆物堆料和小广告,指导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按照“一楼门一主题”的原则,开展楼门文化建设,把楼门院打造成居民最温馨的家园。
体育馆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引导物业公司把办好居民身边的民生实事作为着力点,坚持“见人见事见面,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方法,坚持“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立即就办”的工作作风,以“一条热线、两件小事”等重点工作为切入点,持续优化物业服务,推动实事在群众家门口办理、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共识在楼门院落凝聚,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