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舆论场上突然活跃不少城市的靓丽身影。这些城市,有的过去数十年一直默默无闻,有的虽有存在感却多年与“网红”无关,它们对自身突然被关注,也感到惊讶。
就像世界的某个人一样,或许在村里、厂里默默无闻一辈子,突然一个“梗”,就意外地“火”了。很多人至今难以置信:凭什么是它们?过去一年至今,破屏出圈的城市中除哈尔滨外,不少还是令人陌生的。广东江门因《狂飙》出圈,贵州榕江因“村超”出圈,山东淄博因“烧烤”出圈,江西萍乡因“特种兵旅游”出圈,河南的许昌甚至因为一家“胖东来”超市就能出圈……相比之下,哈尔滨因呵护游客成为网红,已经很合乎逻辑了。
按照传统指标和规则,比如从经济、区域地位或城市面貌等实力维度衡量,很多出圈城市可能还不具备突然被拎到聚光灯下的资格和实力,但互联网时代,这种“想都不敢想”的关注度,可因为一个意外的“引爆点”成为现实。
突然爆火,然后慢慢冷却,本就是正常的规律。不一样的最多是,有的退潮快一些,有的退潮慢一些,但最终会回到它该有的状态和位阶。不少网红城市的管理者都清醒地认识到,依托意外出圈实现跨越式发展,几乎不可能。缺乏实力的出圈,注定不长久。
但这并不意味着,出圈的城市不需要网红的机会,不能顺势而为,不能借此打造城市产业,传播城市品牌。反之,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至少可以借此检验城市管理者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找城市“引爆点”很重要,但比“引爆点”更有诱惑力和竞争力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夯实城市产业的发展根基。
岁末年初,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城势”栏目推出开年观察,聚焦多个意外出圈的城市,探寻出圈“引爆点”,观察网红“冲击波”,管窥城市“治理之道”。
“冰城”哈尔滨处处是“火起来”的迹象。
尽管过了午夜,哈尔滨太平机场的到达大厅仍是熙熙攘攘。这是哈尔滨重要的旅客集散地。广播循环播放着“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一拨拨拉杆箱的轱辘声涌来,人们左顾右盼,呼朋引伴,新奇代替了疲倦。
今年元旦,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元旦结束后,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实地踏访哈尔滨多处旅游景点,发现游客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
作为2024年第一座“网红”城市,这里的餐厅老板、酒店经营者们却已经开始思索一个问题:这一轮的热度退却后,哈尔滨服务业已经点亮的“进化树”如何延续?
记者探访:元旦后游客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
每一批旅客进入大厅,导游张攀都举高旗子,力图在接机的人群中显得更加亮眼。“我在接一个50人的企业旅游团,从河南来,6天5晚,到哈尔滨和雪乡。”他不失时机地向记者介绍。
身处时下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这里的繁忙可想而知。元旦期间哈尔滨太平机场的航班同比增长了66%,旅客增长了93%,不少航班爆满。人潮涌动中,张攀必须保持机敏,以便不错过他的每一位游客。
室外是零下20℃,室内人气火热,作为旅客抵达“冰城”的第一站,机场贴心设置了添置衣服的更衣间。穿好衣服,再花20元,即可乘坐便捷的机场巴士到达城市的不同地点。好心的工作人员会提醒“机场巴士没有末班车,直到所有航班旅客送完才收车。”
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最热门的景点。索菲亚教堂前批量生产着旅拍的“俄罗斯公主”,冰雪大世界的“万人蹦迪”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社交平台上,“哈尔滨旅游”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这座“共和国的长子”“北国冰城”,终于在长期的沉寂后,活跃在公众视野。当地人说:“为了这一刻哈尔滨等了太久。”
他们开始不失时机的“宠爱”“讨好”外地游客:豪车免费接送、在广场搭建暖棚、悬挂人工月亮方便游客拍照……种种事迹不断在网络传播,甚至被网友打上“讨好型城市”的标签。
元旦结束后,记者实地踏访哈尔滨多处旅游景点,发现游客的热情依然只增不减。
“讨好型城市”如何诞生的?“游客是来捧我们的,必须招待好”
1月5日,记者走出哈尔滨另一个热门景区“冰雪大世界”已经晚上7时许,刚到路边,便被哈尔滨市民刘家庆热情地招揽上车,他正在沿路询问打车的游客,是否愿意乘他的车免费回酒店。
刘家庆是一名建筑业从业者,东北冰期长,今年冬天停工后他便考虑出来免费接送游客。刘家庆告诉记者,晚上吃过饭就想到冰雪大世界游客多,不好打车,他便带着母亲和女儿开车来接送游客。他们家分成了两组,他的爱人和父亲开了另一辆车,也在附近接送游客。“来哈尔滨的游客都是来捧我们的,我们义务奉献没有问题。就像家里来了客人。”
哈尔滨市民潘虹瑾看到音乐长廊网红大雪人每天有大批游客,就联络了几个朋友,连续十多天,每天带十几个暖水瓶装的姜茶、奶茶为游客们发放。看到有游客拿着相机没有戴手套拍照,他们会主动提供暖宝宝。几乎每一个游客集中的地方,都有几个当地市民设置的免费提供热茶的摊位。
潘虹瑾说:“我们是看到市政府给市民的一封信提到,一杯姜水热茶,一段顺路的搭乘,能给远方的游客带来温暖。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哈尔滨人一直很热情,这次终于被看见了。”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有一段中肯的分析。他说:“最好的旅游是人的链接,人永远都是最美丽的风景。异国他乡的旅游一旦进入市民的日常休闲空间,从戏剧场到菜市场的每一寸空间,从白天到夜间的每一分时光,从员工到市民的第一个人都会成为旅游体验的要素。”
“冻梨摆盘”到“冻梨气泡美式”接触性服务业“点亮进化树”
游客的蜂拥而至,也为这座重工业城市的接触性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年前,当地各级政府都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绞尽脑汁。黑龙江省政府还发布了“加大接触性服务业纾困帮扶的15条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加大对旅行社“引客入省”的奖励力度。
一年后,哈尔滨的服务业简直像“脱缰的野马”迎来了“脑洞大开”“百花齐放”“野蛮生长”的时刻。
今天,商家们还在琢磨“冻梨摆盘”,第二天就有咖啡馆推出了“冻梨拿铁”,第三天就有饮品店研发出了精致雕花的“冻梨花茶”。有的甜品店刚“量产”了“索菲亚大教堂蛋糕”,就马不停蹄推出巧克力外壳的“冻梨蛋糕”。这边山楂、草莓、辣条、黄瓜等各类冰糖葫芦在橱窗里发光,那边“烧烤冻梨”横空出世。这些新品几乎各个爆火。
50岁的黄阿姨26年前从河南老家来哈尔滨工作,如今她在中华巴洛克步行街经营了一家咖啡馆。不大的店面被她收拾得一丝不苟,各种摆件、装饰颇具情调。黄阿姨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游客,她也研制了“新品”,一款饮品是“油炒茶面”,另一款是“冻梨气泡美式”。
哈尔滨市文旅局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迎接游客,文旅局已经多次开会协调,目前全市上下无论商家还是旅游从业者共同都在维护哈尔滨的旅游市场,创造出了丰富的游客体验产品。”
一条街上,商家们“爆品”迭代、服务创新,竞争激烈,宛如“商战”。所谓“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的真实感受就是,商家仿佛“点亮了进化树”,即便每天都去同一条街,每天都会感到陌生。
爆火过后人们在思考“网红”哈尔滨如何保持“长红”?
游客们不仅涌向了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东北虎林园等传统旅游景点,还涌进了本地的洗浴中心。
在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洗浴中心,记者看到一楼大厅一角堆满了游客的拉杆箱。大堂经理说:“连续几天都是客人爆满,目前女性客人要排队两小时以上,大厅为大家提供休息。搓澡大姨确实已经安排了三班倒。”
记者遇到一位自称洗浴行业投资方的男子则称,其一行人考察了哈尔滨的洗浴市场认为“这一波热度,洗浴业至少能火三五年”。
中央大街小蝌巴牛蛙店在门口打上了标语“不消费可以进店取暖喝热水上卫生间”,吸引了不少游客进店取暖和消费。店长韩继艳告诉记者,这家餐厅是一家连锁品牌,隶属于一家规模不小的餐饮公司。从去年起,公司就要求各门店免费为游客提供取暖、姜茶、花生瓜子,甚至免费赠送一些餐食。为的就是让游客们感受到热情和温暖。
韩继艳介绍,今年哈尔滨爆火以后,游客集中涌来,公司组织了爱心顺风车队,都是员工的私家车,免费接送游客,还在中央大街和索菲亚大教堂免费游客发放姜枣茶。
韩继艳说:“目前几乎公司每一个有私家车的员工都参与了公司组织的顺风车队,工作之余接送游客。他们还都会在后备箱放几件花棉袄,一是有的游客刚到哈尔滨不知道穿多少衣服,送给他们取暖;二是花棉袄有东北特色,游客愿意拍照就会送给他们。同时,餐厅也为游客准备了花生、瓜子、玉米糖、冻梨、冻柿子和花棉袄。”
谈到成本,韩继艳表示,这一次哈尔滨爆火,餐厅的客流量已经有明显增加。“作为商家不仅仅要考虑赚钱,也愿意多参与公益活动让城市变得更好。赚钱之外也是把爱心通过员工传递给客人。”
作为接触性服务业从业者,这一行业可谓是此次哈尔滨爆火的大赢家,既迎来了大批客人,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产品和服务都加速推陈出新。那么,哈尔滨的这轮爆火留下了什么,如何让“网红”变“长红”,也是这些从业者要考虑的终极问题。
对此,韩继艳说,为了接待这些来自全国的游客,作为餐厅的管理者也主动学习了许多其他地区的文化,以便更好服务他们。“即便冬天过去了,游客们回去了,哈尔滨不火了,也愿意把这期间积累下的服务游客的经验,创新的服务方式延续下去。比如夏天到了,我们就会把姜枣茶换成解暑的酸梅汤,依然愿意全天免费提供给过路的人。”
“这样的话,这个城市就会越来越好,愿意来的游客才越来越多。”韩继艳表示。
文/吴阳 吴家欣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