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航班延误理赔信息竟是诈骗,该如何防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9 15:48

最近,部分旅客遭遇了“退改签”类电信诈骗。飞机起飞前,旅客收到“航班取消”等短信,提示旅客可以获赔,当信以为真的旅客按“客服”要求下载指定App,开启屏幕共享,并远程根据“客服”的要求一番操作后,却发现卡中的存款被悉数清空。(10月18日,上观新闻)

远程出行很多人会选择乘飞机,但由于天气等不确定因素,航班延误或取消之类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突然收到相关短信和电话,懊恼不已之下容易不疑有他。倘若再辅以退款补偿等诱惑,加之繁杂的操作流程,稍有疏忽就会掉入陷阱。据报道,国庆前夕有旅客因为“退改签”诈骗,损失了两百余万元。

面对这样的“精准诈骗”,旅客当然要多长个心眼,如果被告知需“退改签”,一定要通过航司和平台官网等官方渠道核实航班信息。对方开口就称可以进行赔付,并要求下载App,基本可以判断为骗局。

不过,“退改签”类电信诈骗所反映的客户信息泄露问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诈骗分子之所以能煞有介事地行骗,准确报出航班号和个人信息是关键所系。旅客出行前本就担忧行程有变,这种“点对点”的行骗正好抓住这种心理做文章,令人防不胜防。鉴于“退改签”短信发送得十分精准,网友们据此怀疑是平台泄露了客户个人信息。但是,大部分平台都否认了这点。

一张机票涉及售票平台、航司、代理人、中航信、运营商等各个中间方或终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数据泄露的风险。此外,随着平台提供的服务增多,机票信息还可能涉及保险公司、租车平台等其余服务方。要想查清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殊非易事,但客户信息泄露绝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

通常情况下,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黑客和相关机构的内鬼。有的黑客或将数据发布在网站上“炫技”,有的则出售贩卖。除了外部失守,内部人员“监守自盗”也时有发生。明星的个人信息,也往往来源于机票高铁票销售代理、酒店等公共服务单位或者此类单位的网络运营平台。据悉,2022年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9300余人,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问题非常严重。

身份信息、电话号码、航班出行信息等均属于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涉嫌《刑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法规明确规定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但对一些人而言,这样做的违法成本仍然较低。一是个人发现信息被泄露之后,通常不会去查找是谁泄露的;二则是即便被人告发了,没有达到一定的量,也构不成触犯刑法。

在个人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的情形下,个人信息的保护已越来越成为很多人忧心的问题。为了加强对“内鬼”的打击力度,去年最高检印发了《关于加强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协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加强个人信息司法保护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依法打击行业“内鬼”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工作,彰显了司法部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态度和力度。

但就总体而言,在当前的法律和执法操作下,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依然存在疏漏。我们还未找到一套成熟的机制或方法,来对天量的数据储备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完善法规和依法严惩之外,更应在防范机制上下足功夫,加强公民个人信息源头保护,对能够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与单位,强化行业自律与保密机制建设,打防并举,让“内鬼”没有上下其手的机会。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退改签骗局频发背后是个人信息保护之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2
雷雨季航班取消延误增多 收到此类信息要警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6
机票退改签骗局频发,谁泄露了个人信息?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1
机票退改签骗局频发,警惕这些诈骗套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8-11
“您的航班因故取消”?“机票改签”诈骗套路揭秘
平安北京朝阳 2024-05-15
北青快评|用法治“利剑”守护新生儿信息安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9
北青快评 | 机构电话“炸”学生家长,保护学生信息要从源头抓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航班“退改签”诈骗近期频发,一个新套路要警惕!
中国之声 2023-11-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