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生活在黑龙江,经常跑到山林里玩,采野菜、野花,也采榛子、野果,当然还有采蘑菇。后来在大城市生活了二十几年,几乎把小时候学到的本领忘记了。到了缅因,生活在森林中,我才有机会再把小时候的爱好捡起来——主要是采蘑菇,顺带着采点野花野菜和野果。
去采蘑菇前必须知道的事
弄清合法地带、查看安全路径、躲避野生动物
采蘑菇在这里是有规矩的。首先,要弄清楚在哪里采蘑菇是合法的。私人领地不能采,除非获得主人的许可;国家公园也不能采,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公园的任何东西都不可以带走,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根草叶(某些国家公园的入口处甚至立着标牌“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印第安保留地,通常只允许印第安人采,其他人则不行。幸好,我是在森林覆盖率接近90%的缅因,向公众开放的、可以采蘑菇的林子到处都是。
然后,就要知道入林前第一件事:查看路径。起初我不懂,是我先生这个土生土长的缅因人教我的。原来在这里,每片林子入口处,都设有信息牌,上面有详细的路径图。我先生教我:“路径两边的每棵树,都涂了黄色、蓝色或白色。如果你偏离了路径,想要返回原路,就找那个带颜色的标记。每条路径,都至少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是我们进来的地方。”有了这些路标,即使我们贪采蘑菇,偏离了路径,也总能够找回来。
除此之外,森林入口处还会有多种安全警告,比如“来访者只许在日照时间入林”,这意味着不仅夜间不许入林,还要避开晨昏,因为那是野生动物出来觅食的时间,这既是为了保护人类的安全,也是为了避免打扰野生动物;再比如“狩猎季入林须着橙黄色衣帽”,这是为了避免被猎人误伤——如果我们穿着黑色或棕色的衣服在森林中活动,很容易被猎人误认作鹿、熊,或者麋。
在这里采蘑菇的必备工具有三样
篮子、刀子和刷子
把以上这些都弄明白了,才能谈到怎么采和采什么。在缅因,采蘑菇的必备工具有三样:篮子、刀子和刷子。我们每次出发去森林前,都先把篮子拾掇干净,再垫几层报纸和厨房专用的纸巾。有些蘑菇根本不需要拔出来,直接用刀把菌柄切断,把根部直接留在森林的土壤层或苔藓层里;有些需要拔出来的蘑菇,也是当场把沾了泥的根部直接切掉,再用毛刷把菌柄和菌伞上面沾的腐殖土或枯草屑掸掉,然后干干净净地放在篮子里。
这边采蘑菇的人,一般不建议清洗新鲜的蘑菇。他们的理由是:蘑菇本来就是含水量极高的食材,再用水洗只会加重蘑菇的含水量,影响烹饪后的味道和口感。我自己试下来,也觉得刷比洗有效。渐渐地,我们也有了自己的经验:尽可能在采集的时候,就只采干净的蘑菇;如果一个或一片蘑菇看着不够干净,干脆放过算了。
为提高蘑菇辨识率 缅因的大学和社区里设有很多采蘑菇俱乐部
至于采什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只采你100%认识的蘑菇,哪怕是差0.01%都不行。我们来缅因的第一年,就只认识松蘑和国王牛肝菌,所以就只采这两种;第二年,我们又认识了龙虾菌、鸡油菌、金喇叭和刺猬牙等品种,所以我们就多了些口福;第三年,因为干旱,野生菌数量大为减少,可是药用的灵芝和云芝却很多,所以我们就采了很多,并且研究怎么切片、烘干、储存、煮茶,还邀请邻居来一起品尝。今年是第四年,到处都是鸡油菌,我们采的吃不完,就决定烘干后冷冻,留到冬天再吃。
怎样才能认识越来越多的野生菌呢?缅因的大学里、社区里都有很多采蘑菇俱乐部,时常有免费的课程和交流活动,这些都是结交采菌高手和认识野生菌的好机会。就我的观察,真正懂蘑菇的人,往往都是采了几十年蘑菇的人。即使是他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越是明白人,就越是谦卑,遇到难以识别的蘑菇,就越不敢轻易下断语。
我和我先生都是采蘑菇的初学者,我们每次进山林前,都有一个小小的仪式,闭上眼睛祈祷说:“宇宙啊,请向我们打开你的宝藏。我们感激你源源不断的赐予。”真的,几乎每一次,我们都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礼物。我想,这才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真正福佑吧。
文/一叶闻(现居美国)摄影/崔莹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