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登陆资本市场首日,华厦眼科就在午盘上涨超过30%。在资本市场的眼科赛道中,又“挤进”了华厦眼科。在总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规模的眼科领域,各家企业的细分业务布局均有所侧重,市场竞争未到白热化。
登陆资本市场首日涨超30%
登陆创业板首日,华厦眼科股价持续上涨,午盘涨至66.20元/股,相较于50.88元/股的发行价,涨幅超过30%,公司总市值也随之超过370亿元。
作为一家专注于眼科专科医疗服务的民营医疗连锁集团,华厦眼科向国内外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医疗服务,已建立覆盖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共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
业务层面,截至目前,华厦眼科已在国内开设57家眼科专科医院,覆盖17个省及46个城市,辐射国内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并通过连锁运营的模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2021年,公司年门诊人次达167.14万人次,实施眼科手术的手术眼数达29.28万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7亿元。同时,公司在国内已开设23家视光中心,为屈光不正患者提供医学验光配镜服务。
近几年,华厦眼科业绩也保持了上涨态势,2019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3.34亿元、4.55亿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36亿元。目前,华厦眼科净利润主要来源于厦门眼科中心。在已经开设的57家眼科专科医院中,尚有18家2021年度处于亏损状态。华厦眼科称,亏损主要系部分医院尚处于市场培育期,前期经营中医院装修支出、设备购置的折旧摊销规模较大,同时面临医生、护士等人员的人工成本等因素所致。
此次登陆资本市场,华厦眼科发行6000万股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0.71%,发行后总股本为5.6亿股。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27.6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项目(6100万元)、区域视光中心建设项目(2.30亿元)、现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升级项目(8400万元)、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项目(2.04亿元)及补充运营资金项目(2亿元)。
A股上市眼科公司增至5家
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华厦眼科成为A股市场上继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光正眼科之后的第五家眼科医疗企业。在港股市场,还有希玛眼科、德视佳、兆科眼科等同行。
申万宏源2019年发布的报告曾指出,眼科治疗领域看似小众,却孕育诸多机会。其中,干眼症、屈光不正的发病率逐步提高,青光眼和白内障则随着老龄化而稳定增长,总市场空间有望超千亿元。更大的市场在近视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近视人口总数达5.8亿人,2014年至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 71.1%,高中生为80.5%。另以老花眼市场为例,数据显示,2018年,45岁以上人群患有老花眼的数量为3.92亿,预计这一数字将在2023年增加到4.61亿。
虽然同处眼科赛道,但几家企业的服务体量及市值差别明显。从细分业务领域来看,几家上市公司布局均有所侧重。
爱尔眼科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境内开设医院187家,门诊部132家;今年3月登陆资本市场的何氏眼科诊疗服务项目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常见致盲性眼病及干眼症、中医等特色诊疗服务等;普瑞眼科则在今年7月份刚刚登陆创业板,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医学视光项目和综合眼病项目,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国设立23家眼科专科医院和3家眼科门诊部;光正眼科主要从事眼科医院的投资、管理业务,立足于大中型城市,着力打造高端眼科诊疗服务。
国内眼科市场规模不容小觑,千亿规模赛道暂时还不算拥挤。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