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洪村来了一群年轻人,十年“隐居”生态种田
解放日报 2022-12-06 11:06

前不久,在沪郊枫泾镇中洪村,一片正在收割的稻田里,记者见到一群年轻人——他们有的躺在散发着清香的稻草上,仰望蓝天白云;有的正奋力割稻、脱粒,体验农耕生活;还有的深情朗诵,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或在田间摆摊,售卖自制的有机奶茶、粗粮饼干、手工香皂……这些人大多定居这里,是这个农场的耕作者,也是中洪村的新村民。

他们中最早的已在这里居住、耕作近十年,如今已租下村里10多栋闲置农宅,每年水稻刚播种,大米就以每斤20多元的价格被预订一空。随着更多新村民的到来,他们还要再租20多栋房子。他们从哪里来?为何定居乡村?记者多次前往中洪村与这群年轻人交流。

新村民“扎堆”多年 他们是一群很“慢”的人

“这是一群很‘慢’的人。”向记者爆料的,是中洪村的驻村指导员、来自市文旅局的年轻干部杨文恩。他在村里走访调研时发现这批新村民,得知他们已在乡村“扎堆”多年。

今夏,杨文恩透过村委会办公室的窗子,看到不远处有块“云谷农场”的大牌子,但底下却是光秃秃的荒地,后来知道那是在养地。大家只知有个叫“海涛”的年轻人,在村里租了块地,但具体做什么不清楚。杨文恩通过村里一个小组长认识了海涛,他看起来朴实憨厚,不善言辞,直接把杨文恩带去一块水田边。

在那里,杨文恩看到绿油油一片水稻秧苗,还有一位劳作的黑瘦青年,背着铁链、拖着旧轮胎艰难前行,据说是给水稻进行人工除草。这位青年小崔,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现在定居村里,每天埋头种田,成家生子也在村里完成,眼下孩子3岁了。据介绍,在中洪村,这样的新村民有10多户。

杨文恩与这群新村民座谈,发现他们学历不低、各有专长,几乎“一户一品”:海龙和何远夫妻俩专注于推广纯天然、无污染的茶饮产品;老叶和诚诚夫妻俩准备把市中心的网红素食餐厅开到村里,兼做艺术策展、自然教育等;媛媛和多哥夫妻俩把自己家打造成新村民的咖吧、书吧、食堂、会议室,并在村里坚持做“零废弃”生态循环实验;希文正在装修村里的家,准备做幼儿教育、亲子教育;“老乔”是1997年出生的小姑娘,专注于做酱料和其他发酵食物……他们各做各的事,但都围绕“生态农业”,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的实验群落,更连成了一个农文旅跨界融合的产业大生态。

说他们很“慢”,是因为每个人看起来都不急不躁,专心做着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甚至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但他们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

记者第二次造访,是在深秋的午后。走过村中弯弯绕绕的小巷,进入一个寻常而老旧的农家宅院:阳光斜照在大木窗内外的桌案上,几个年轻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发呆。这是媛媛家,也是这个群落的“会客厅”。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在的生活。

用自然农法耕作“小而慢”地改变了土壤

海涛是这个群落的连接点和灵魂人物。这些新村民大多是他的朋友或学员,一开始都是“投奔”他而来,有的人现在还借住在他家。海涛全名黎海涛,1984年出生,湖南衡阳人,10多年前还是一名高尔夫运动员,工作和生活在金山朱泾镇,离中洪村不远。打球时,他结识不少农场老板,后来还帮其中一位打理有机农场。他一边自学生态农业的系统理论知识,一边去国内知名农场游学,很快在生态农业领域成长起来,如今已成了生态教育培训圈小有名气的讲师。

“我最初到中洪村种地,出发点是要做自然教育、生态教育。因为身边很多人不相信有机农业,所以我要种给大家看。”海涛坦言,自己进入这个领域,还有一个内在驱动力,就是对乡村和田园的热爱,“我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住,特别喜欢农村,现在做生态农耕,也算是回归乡村的一种切入方式”。2013年,他开始在中洪村拿地实践,最初是半亩地,后来是1亩、10亩、20亩、40亩、60亩,现在已达到130多亩,其中70多亩种水稻、20多亩种水果,其余种蔬菜。刚种水稻时,他也不知道大米该往哪儿卖,但七年前开始,他的农场刚插秧,大米就被预订一空,价格也达到每斤20至28元。

“租地需要预支土地流转费,大米能被提前预订,资金压力小了很多。”海涛坦言,自己的生态实践能持续下来,是因为得到一些团购社群的支持,“当初出发点是做生态教育,所以在种地的同时,每月会举行农耕体验、生态修复、乡土市集等活动,赢得了一些社群的关注和信任,有一家知名社群直接预订了我们全部大米,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如今,他们的农产品销售,已不仅仅依靠这家社群,通过自己“朋友圈”也能消化掉大半。许多朋友再三表示:“一定要吃你们种的米!”海涛笑着告诉记者,因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自己种出的大米卖相不好,有点发黄,光泽度不高,上面还有虫咬的痕迹,但客户评价颇高:“吃口好”“有太阳的味道”“有一股天然醇香”……

真正吸引这些客户的,是他们践行的自然农法耕作模式。除了不用农药化肥,他们十年如一日坚持土壤修复:拿地之初,就在每亩田里投入大量水果酵素;用犁深翻土壤,暴晒;每年还注意“留白”一茬养地,将秸秆全部粉碎还田,还种植蚕豆、紫云英等绿肥,来年春耕时再深翻入土;稻田除了通过“稻鸭共作”解决前期杂草、病虫害等问题,始终坚持人工拔草……一年又一年,他们“小而慢”地改变土壤,一点点看到喜人的变化。如今,农场土壤被挖开时,没了刺鼻的味道,有了泥土本来的清香;水田里的泥鳅、黄鳝渐渐多了;耕田时,因为土里的蛙、虫多了,吸引大量白鹭流连、觅食……

他们种植的水稻每亩产出400斤大米,但每斤能卖到25元,亩产值可达1万元,远高于普通农民亩产1200斤稻谷的净收益。他们产出的稻田鸭、鸭蛋、蔬菜等,也成为客户争相求购的生态产品。记者采访时,正好有一家机构来接洽田园艺术节的举办事宜。他们已经从“卖产品”延伸到“卖体验”“卖活动”。

有“农趣”的年轻人探索更多文旅开发可能

记者见到张海龙时,他正和妻子何远一同在稻田里摆摊,展示自有品牌的有机红茶和自制的纯天然奶茶、粗粮饼干,3岁女儿在旁喝着自家奶茶,童言稚语逗乐了许多人。今年7月,他们举家迁到中洪村,暂时借住在海涛家,新租的农宅正在装修。

张海龙10年前在北京开了两家咖啡馆,每天早上7时起床,经常凌晨才睡,生活作息不规律,身体透支很严重,30岁出头就严重脱发。9年前,他和妻子放弃北京的工作,到武夷山过起了种粮、卖茶叶的半隐居生活,“我们家在山上,路的尽头、水的源头,下车要步行1公里才到,虽然不方便,但我们很喜欢那样的生活”。在武夷山,夫妻俩承包了30亩稻田,采用纯天然方式种植,由专业大户提供打田、育苗、插秧、收割、烘干等全过程服务,张海龙进行除草等工作,妻子负责设计、营销,大米卖到25元一斤不愁销;他们打造的无污染茶叶品牌,也逐渐受到市场认可,最多时一年销售额可达20万元。两样进项加起来,他们的年收入可达四五十万元。

此番迁到上海,一方面是考虑到孩子将来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何远希望离住在松江的姐姐近一点。“中洪村生态良好,又是中国农民画村,兼顾了我们多方面的需求。”张海龙希望在乡村健康快乐地生活,好好做纯天然“茶饮”的推广。

1988年出生的小崔则更加理想化。“人生很长,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环保。”五六年前,刚工作不久的他,辞职去有机农场当实习生,自学永续农业知识,骑着自行车千里游学。在骑行路过上海金山时,经一些“农友”介绍,他到中洪村拜访海涛,之后又来玩过几次,2019年正式在村里租了一栋房子,也算是安家落户了。

对于小崔的到来,海涛十分欢迎,并乐意分出一部分田地,让他去探索“到底多少地才能养活一家人”。现在,小崔种的地包括8亩稻田、2亩菜地,但显然还不够养家。随着农耕体验项目的走俏,小崔还兼职当起田头老师,不仅经常带孩子们劳作,采摘瓜果、挖地瓜、捡鸭蛋,还会进行中英文直播,在线讲解、分享生态农业的点点滴滴。

老叶夫妻的到来,为这个群落带来更多活力。老叶1986年出生,全名叫叶顾明,在国外生活过,做过展会策划,开过民宿、餐厅,在市中心经营的一家素食餐厅颇有名气。“要找好食材不容易,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海涛,并于今年6月前来考察,立刻被这个地方和这一群人吸引。真没想到,他们已在这里耕耘了10年!”老叶决定加入进来。“我们夫妻在村里租了栋房子,现在天天住在村里,一周回市区一次。”老叶说,自己不仅看好这群人,也看好有着“中国农民画村”之誉的中洪村的未来,打算把市区的素食餐厅关掉,争取年底前在中洪村开出新店,“好食材、好环境在近旁,还能接受农民画的艺术熏陶,相信会吸引不少老食客寻觅而来”。

老叶还想帮农民画家们创建“文样库”,在时尚设计领域进行推广,帮农民画家通过知识产权获得变现。老叶的妻子刘诚诚也是真心热爱这里,短短几个月已变成一个“黑妹子”。她曾是一位媒体工作者,也做过互联网旅游,现在则想要在这里开展自然教育、食物教育,并准备和老叶一起激活农民画,探索更多文旅开发的可能路径。

文/黄勇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在村里开小店经营爱好 4个年轻人带火“蓝色水塔村”
武汉晚报 2025-01-17
在库布其沙漠,有一群治沙的年轻人
新华社 2024-07-16
一个村来了300多位“新农人” “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干啥?
成都商报 2024-01-29
黄河几字弯300年“孤岛村”出河记
新华社 2023-11-20
“洞见”乡村振兴路 湘西十八洞村的十年变迁
新华社 2023-11-13
安静、干净、空气好 武当村147套村民闲置房被“抢租”
长江日报 2023-10-01
吉林黑土地劲吹青春风 年轻“米二代”让种田更具效率
中国新闻网 2023-06-22
驻村十年,她让乡村实现“一亩园十亩田”
中国新闻网 2023-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