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甘肃、贵州、云南将这样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0 11:09

10月19日晚,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集体采访活动,邀请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七个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的有关情况,并与记者交流。现场有记者关切到,甘肃、贵州、云南过去脱贫任务非常重,经过接续奋斗和努力,贵州实现了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全族脱贫,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甘肃也是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未来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此,甘肃、贵州、云南三省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分别同记者分享了未来的计划。

甘肃

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表示,说到甘肃扶贫,人们会想到左宗棠说过的“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实现了75个贫困县、55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张永霞说,甘肃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着力建机制、强保障、防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困难户等实施动态监测,持续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其次,着力抓发展兴产业促增收。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提升转型扶贫车间,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种业基地,做大做强“甘味”品牌,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兴业就业、共同富裕。

“我们还要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肃地形狭长、横跨1600多公里,各地自然生态、生活习俗、发展基础差别很大,将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编制实用性乡村建设规划,实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张永霞表示,甘肃还将着力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乡风、家风、民风一体培育,帮助群众转观念、提技能、增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贵州

念好“富、美、安”三字经

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要求,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全省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92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脱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说到做好巩固和衔接工作,卢雍政表示,首先是要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是头号民生工程。“我们坚持政策不断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任务。我们坚持责任不放松,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压实部门和地方双责任。我们坚持力量不减弱,继续向脱贫地方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我们坚持监测不遗漏,实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不返贫。”

在此基础上,贵州将念好“富、美、安”三字经。卢雍政介绍,一是发展乡村产业“壮体”,用好贵州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做好宜农、宜工、宜游等不同特色的产业文章。二是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三是加强乡村治理“铸魂”,把自治、德治、法治结合起来,加快移风易俗、加强乡村治理,留住美丽安逸的浓浓乡愁。

云南

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一切为了农民增收

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表示,云南是世界大花园,也是民族大花园。记者提到的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这就是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普米族。石玉钢说,这11个民族解放前有的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解放后一步跨入社会主义。他们中人口多的有七十多万,人口少的有六七千人,整个民族是整体性贫困。今天,这11个民族与全国一道全面脱贫、全面小康。2021年和2015年相比,脱贫人口的收入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速是32%,这就兑现了“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也体现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如何确保现代化路上、确保共同富裕中一个民族都不掉队?石玉钢说,首先,把群众增收作为中心任务,提出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一切为了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到2024年,争取让全省的农民和脱贫人口收入在2万元左右。

其次,要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石玉钢表示,主要是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重点培育和发展14个云南优势产业。比如鲜花,云南一年产的鲜切花167亿枝,相当于给全世界每人2枝多,每个中国人10枝多。再比如中药材,业界有句话叫“无云药,不成方”,云南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最高,此外还有核桃、茶叶、咖啡、蔬菜、水果、肉类等等。

云南将坚持近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由近到远、从易到难,不断巩固扩大成果,归根到底要靠教育来改变。同时,深化52家中央定点单位的帮扶,特别是持续了26年之久的沪滇协作,承接好上海的产业转移,把上海的优势同云南的特点结合起来。石玉钢表示,云南还将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深度激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力量。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级“大岗位制”,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董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艺龙
编辑/周超
校对/葛冬春

相关阅读
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新华保险北京分公司精准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如何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国家乡村振兴局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7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人民日报 2022-06-20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创新服务“三农” 水滴公司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7
交通银行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同 助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11
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8-19
聚焦脱贫攻坚 《独龙族的春天》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11
长江养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