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布局“衰退行情” 海外买家7月增持美国国债704亿美元
新华财经 2022-09-18 11:23

新华财经北京9月17日电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周五(9月16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海外投资者(以下简称“外资”)2022年7月持有美国国债(以下简称“美债”)总规模环比增加704亿美元,至75012亿美元,整体持仓量“两连升”,并较上月扩大增幅。

报告显示,美债前两大“债主”调仓幅度较小,其中,日本7月所持美债小幅缩减20亿美元至12343亿美元;中国当月所持美债增加22亿美元,仓位回升至9700亿美元,但仍保持在万亿关口以下。

对于7月美债海外持仓总量的显著上升,可以解读为欧元区与美国阶段性的政策交易错位。彼时,美国公布的二季度GDP数据意外回落,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GDP首次连续下降,被市场认定为符合技术衰退的标准。对价格非常敏感的部分美债官方买家们开始提前布局“衰退行情”,资金流入中长期美债。而7月下旬,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连下行超30BPs,也反向印证了这些举措。

同时,为美债获追捧提供“助攻”的是欧洲央行7月底的激进加息,由于紧缩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引发欧元区债券被大举抛售,在临时配置需求的作用下,又有不少资金转而流入美债市场。

欧元区市场7月遭遇“三连击” 英国大举“转投”美债

进入下半年,美国财政部公布的3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5个在7月份增持美债,海外投资者累计加仓幅度由上月的51亿美元,扩大至704亿美元。截至2022年7月末,外资持有美债仓位回升至75012亿美元,其中,有52.5%为各国/地区官方持有,而在官方持仓配比方面,中长期美债占比94%。

回顾今年上半年,外资净减持美债3169亿美元,海外投资者仅在2月和6月份增持美债,其中2月份增持519亿美元美债,其他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持,特别是在今年4月,外资单月减持美债额达1583亿美元。

具体来看,前十大美国海外“债主”中,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巴西在7月均增持美债,其中英国的加仓规模最大,达到192亿美元;当月巴西增持较明显,加仓71亿美元,使得持仓规模一举升至2376亿美元,排名也跻身前十。

对于英国大举加仓的行为,回顾7月的欧元区市场不难得出解释:欧洲央行在7月21日将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11年来的首次加息,以此结束了欧元区的0利率时代。这一加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欧元区债券的集体抛售,受此影响,美债吸引力再度上升,不少官方投资者选择在资产方面“弃欧投美”,也是合理的普遍操作。

彼时,被业内归集的“三连击”事件接连冲击欧元区市场,包括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任职去留问题,北溪1号天然气运输恢复,以及欧洲央行大幅加息,这三项重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路径均与市场预期有所偏差,导致欧元区股债市场震荡加剧,国际投资者不得不寻求新的配置选项,而美债当月“坐收渔利”。

作为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官方投资者,中国大陆持有美债仓位出现扭转,虽然仅增持22亿美元,但中止了此前的月度“七连降”趋势,最新仓位是9700亿美元。数据显示,6月中国大陆美债持仓环比减少130亿美元,仓位降至967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948亿美元。

据新华财经统计,中国大陆持有美债规模的历史最高点为2013年11月,达到了1.32万亿美元。相较于2013年的峰值,截至2022年7月末,中国大陆已经累计减持约3500亿美元美债。

反观7月份的减持阵营,日本、卢森堡、开曼群岛、瑞士、比利时和爱尔兰当月选择降低仓位,减持规模分别为20亿美元、26亿美元、85亿美元、80亿美元、36亿美元和79亿美元。

作为美债第一大持有国,日本7月净减持20亿美元美债,持仓量稍降至12343亿美元。因日、美两国货币政策大相径庭,日元持续走贬,日本投资者为外汇套利在今年多数时间选择抛售美债资产。结合既往TIC数据,今年前7个月,日本累计减持美债规模为697亿美元。

另一方面的佐证是,日本官方披露的国内投资者在7月抛售海外债券的规模较大。日本财务省此前公布的国际证券交易月度报告显示,7月,日本投资者减持海外中长期债券26590亿日元,增持短期债券1160亿日元,合计减持海外债券25430亿日元。

TIC报告同时显示,7月份,海外投资者连续第七个月抛售美股,金额达603.2亿美元,为3月以来最大规模,几乎是6月流出金额253.6亿美元的2.4倍。此外,7月海外投资者连续七个月净买入美国公司债,买入规模87.8亿美元,较6月的139.9亿美元减少37%。

7月长端美债交易“衰退预期” 外资流入助推收益率较6月显著回落

由于TIC报告存在时滞性,最新的美债持仓数据对应的是7月份的市场变化。当月重要节点是月中的CPI和GDP数据带来的通胀和衰退担忧,以及月底利率决议和加息带来的紧缩压力。美债市场呈现出长端交易“衰退”、短端交易“紧缩”的局面,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显著。

7月下旬,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升温,叠加欧洲央行“意外”大幅加息,资金转投中长期美债,也进一步助推了美债收益率阶段性的下行。

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月经历了两轮“冲高回落”,分别在7月8日和7月20日附件升破3%,峰值为3.1%,整体振幅较6月有所收窄,月末收益率下行速度加快,月底跌至4月初以来低位2.67%附近,较7月8日的月内高点下行了42BPs,与6月中旬的年内高点相差82BPs。

美债利差方面,7月下旬收益率曲线趋平,长端收益率下行明显,反映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温。尤其是在7月底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之后,10年-2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幅度一度加深至-24BPs,为2000年以来最大,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幅度。

从市场影响因素来看,7月中旬公布的美国GDP数据能对经济形势提供一部分解释。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GDP意外下行,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GDP首次连续下降,因此符合技术衰退的标准。然而,通胀方面则继续高企,与基本面数据形成掣肘。此前数据显示,CPI续创历史纪录,能源、住房项与食品项是拉升通胀的主要因素。美国6月未季调CPI同比升9.1%,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CPI环比录得1.3%,创1980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

业内观点认为,7月中旬以来,沿着通胀越高→短期加息提速→中期衰退风险升温的逻辑,市场在定价短期更猛烈加息的同时也在押注更大的衰退压力和更早的政策转向,未来经济软着陆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时间轴拉回至今日,美国经济体内大范围蔓延的价格压力在继续打压购买力和信心。它将让美联储官员保持激进的政策行动立场,增加拜登和民主党人的压力。目前市场对于美债前景的担忧因素颇多,包括通胀抬升和美联储减少购债等,机构表示,如果美联储快速退出量化宽松并最终不再为美债买单,那么当初选择套利的全球央行对美债的需求可能急转直下。

美国债务时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美国未偿还公共债务总额为30.894万亿美元,较2022年初同期水平已经增长了8600亿美元。据悉,美国国会授权的许多联邦疫情援助计划已经过期,留给美国人的财政援助比疫情早期要少。同时,美国通货膨胀正处于近4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只能不断加息以遏制通货膨胀。

新加坡大华银行观点称,美国2022年全年GDP或将再下降0.2%至1.8%,并在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1.5%。这是对通胀加剧和美联储激进加息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的评估恶化的反映。也就是说,随着美联储激进的紧缩周期开始,美国2023年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 (王菁)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5月中国、日本分别减持美债24亿美元、220亿美元,英国增持131亿美元
澎湃新闻 2024-07-19
4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33亿美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今年首次增持!中国4月增持美债33亿美元,日本、英国减持
澎湃新闻 2024-06-19
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中国3月减持美债76亿美元,日本、英国增持
澎湃新闻 2024-05-16
连续第二个月减持!中国2月减持美债227亿美元,日本、英国增持
澎湃新闻 2024-04-18
1月中国减持186亿美元美债结束“两连增”,日本增持149亿美元
澎湃新闻 2024-03-20
去年12月中国增持343亿美元美债,“七连降”后连续两月增持
澎湃新闻 2024-02-16
8月中国连续第5个月减持美债164亿美元,日本、英国增持
澎湃新闻 2023-10-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