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2022-08-04 10:30

有研究表明,吃饭“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概率为常人的3倍!这是因为:

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发出“吃饱了”的信号,容易吃得更多;吃饭太快,体内血糖大起大落,会让负责血糖平稳的胰岛功能受损。

长此以往易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每顿饭建议至少吃20到30分钟。

那么除了吃饭快易患糖尿病,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以及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糖尿病吧。

0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以及视物模糊等。

不就是血变甜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若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失明、糖尿病足,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截肢!还有中风、肾衰等急慢性并发症。

那要怎么控制呢?

想控制住糖尿病,需要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患者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02

中国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吗?

不仅是高,而且是越来越高!2010年患病率为9.7%,2013年10.4%,2017年11.2%,2020年12.8%。

2020年4月28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表明,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升至12.8%,同时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2%。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中国人存在血糖异常。

03

年轻人是否容易得糖尿病?

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其实,中国18-29岁人群中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已达到20.2%,40岁后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

遗憾的是,与老年人更多知晓自己的患病情况相比,年轻人大多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

04

哪些人得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有的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吃糖吃多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而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一

肥胖

在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肥胖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和生活方式。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5.81倍,而遗传使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了1倍。

风险二

血脂高

成年人患糖尿病的迹象,早在8岁时就出现了。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血脂异常,及早发现并干预这些异常指标,有助于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三

喝甜饮料、纯果汁

无论是含糖饮料、100%的纯果汁、还是代糖饮料都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并且喝得越多,患病风险越高。

风险四

睡眠不足

通过研究青、中年女性的睡眠数据发现,与持续5~6小时的睡眠模式相比,保持恒定的7~8小时睡眠,能够降低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风险五

吃饭太快

与非快速进食者组相比,快速进食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吃饭太快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风险六

吸烟

吸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05

如何防治糖尿病

一、作息规律

大量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在生理条件下是有昼夜节律的。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而让生物钟重新变得有序则有助于控制糖尿病。

二、节食减重

控制体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糖尿病。因为肥胖时,胰腺停止生产足量的胰岛素,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失控。而调整饮食减掉脂肪后,胰腺会恢复其正常工作。

三、戒烟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而戒烟可降低这一风险。

研究发现不吸烟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吸烟患者低41%;与一直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近期戒烟(连续戒烟2-6年)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17%,长期戒烟(超过6年)者的获益也随时间积累而更加明显。

四、高膳食纤维

富含纤维的饮食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