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梦华录》里带火的宋代茶文化,也太美了!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2-06-29 21:00

最近,不知大家有没有被热播剧《梦华录》刷屏,穿插在剧中的点茶、斗茶场景,让追剧的观众对宋代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数网友了解了宋代茶文化后惊呼:

“茶艺原来可以这么高级!”

“原来我们宋代就有拉花了,

这也太厉害了!”

“妥妥的文化自信!”

梳理中华茶史不难发现中国人品茶方式的变化轨迹,先后经历了由煮茶、煎茶、点茶到泡茶的不同阶段。虽然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但也只是为中华茶道的出现做了铺垫。中华茶道在宋代才真正出现,主要依据在于正是在宋代茶中有道、道在茶中,即道茶合一的观念才真正成形。

宋代怎么喝茶

在饮茶方面,宋代饮茶不再像隋唐时的煎茶,即加香料、盐等其他味重之物,而是单纯的将茶汤之原味得以突出。

点茶

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饼碾成细末,置茶盏中,先注少量沸水调成膏状,继之量茶多少倒入沸水,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之产生泡沫后饮用,即细嚼慢啜式的品饮。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也说明点茶是宋人的普遍待客之道。

《梦华录》剧中就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展示。把“点茶”中“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制作流程一一呈现。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精妙论述,其中记载点茶有七汤,汤瓶注水,茶筅击拂,茶汤逐渐形成“疏星皎月”“珠玑磊落”“粟文蟹眼”“轻云渐生”“浚霭凝雪”“乳点勃然”,最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形成美丽的沫饽,尽显茶汤之美,自然而然却又美轮美奂,后人称之为“七汤”点茶法。

煎茶

《梦华录》剧中,当女主角前往东京,看到茶坊煎茶的情景时,说到“东京怎么还在用煎茶?”

“煎茶”是中唐以后宋代之前最常用的饮茶方式。“煎”就是煮的意思。唐代是将研碎的茶投入烧沸的水中煮,所以叫“煎茶”。唐朝的陆羽在写《茶经》时就明确提出“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我们可以从中反推出迟至中唐时期当时的喝茶习俗是将“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放入其中煎之,这其实很像今天的熬高汤,故陆羽认为这已经不是茶水,而是“斯沟渠间弃水耳”。

陆羽是当时茶文化界的一股清流,同时他也是茶汤清饮的开创者,他将自己区别于那些将茶熬煮做汤喝的人,陆羽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清饮法”,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了茶与水的关系,包括水的性质、煮水的程度、添水的顺序等。

虽然在宋代饮茶的主流是点茶法,但从唐代就流行起来的“煎茶”在宋代并没有因为过时而被弃之,仍然有很多文人认为这种前朝饮法很有古意。

从隋唐时的煎茶到宋代的点茶,再到明代时放弃饼茶、团茶改用散茶,出现了泡茶这样的饮法,泡茶能够完好地再现茶的本味、茶汤的本色,大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斗茶

茶事活动为熟人之间的欢聚提供了契机,有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心意联通与情感交流。自宋以来兴起的斗茶之风,更是以茶会友、借茶明伦的典型体现。斗茶又称“斗茗”“茗战”,主要是人们集结成群品评茶之优劣的群体活动,随着不断演进,斗茶发展不仅有茶百戏(比斗分茶技艺),还有斗茶品(品评茶汤之优劣)、斗茶令(互吟茶令茶诗)等一系列活动。

元 赵孟頫《斗茶图》(局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所载“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箧笥之精,争鉴别裁之别”,即是对当时斗茶盛况的描述。“斗煎茶水”鲜明直观地展现出人们聚合成群,以茶事这一雅趣活动来丰富日常生活,增进人伦感情,以享受群体生活的乐趣。

茶百戏是个什么“戏”

不少网友看到《梦华录》剧中女主角在茶沫上作画的场景时都发出疑问,“这不就是西方的咖啡拉花?”其实,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点茶文化“茶百戏”。茶百戏是什么“戏”?

央视新闻为茶百戏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科普: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在宋朝时期被推崇为一种文化活动,又称水丹青、分茶等,典籍出自宋代陶谷《荈茗录》:“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茶百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为原料通过注汤和茶勺搅动等物理方法就能使茶汤表面幻变出图案。创作“水丹青”不但需要画功,还考验“点茶”的基本功,因为只有打出更为绵密持久的泡沫才有作画和欣赏的时间。

用清水在茶上“拉花”有多难

宋朝无比辉煌的茶百戏,随着点茶不再盛行,在明朝也逐渐走向衰落,到了近代一度失传。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历经二十多年史料考证和大量科学实验,于2009年抢救式恢复茶百戏技艺。2013年茶百戏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7年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了解。

从一块饼茶开始,要经过这些步骤:

章志峰把这一过程比作绘画,作画必须一次性在几分钟内完成,由于“画纸”材质特殊,具有流动性,茶汤上的画面最多可维持15分钟。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章志峰发现,想要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无论是原料还是方法,缺一不可。其中快速击拂茶汤形成稳定的茶汤悬浮液是茶百戏的关键。

“通过茶汤的流动、灵动的特征展现了古人的创造力,为大家打开了解认知宋文化的一扇窗,增加喝茶的趣味。”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科技日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与苏东坡吃一碗茶,了解宋代茶饮中的风雅精神与人格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全国超20城开启“茶文化空间”巡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1
禅茶一味传千年 径山茶宴续写“非遗茶文章”
中国新闻网 2023-11-30
555件(组)展品立体展现中华茶文明 故宫博物院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视点 | 故宫博物院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文化|宋时磊: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
现代大学网 2023-05-17
古代茶艺复原掀热潮 千年文化尽在一盏
中国新闻网 2022-12-24
历史|宋朝的最高茶艺——斗茶
半月谈 2022-12-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