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农户允诺高额利息,男子非法集资1330多万元
现代快报 2022-06-01 20:34

陈某从事粮食购销多年,但是随着生意不断做大,资金逐渐入不敷出,为了持续经营,他向村里农户允诺高额利息。不少留守老人,将毕生积蓄借给陈某,而他靠吸收群众卖粮款及储蓄资金,非法集资1330多万元,最终资不抵债。5月30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召开粮食购销领域非法集资吸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一案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陈某在其个体经营部购销粮食过程中,通过向亲友、农户公开宣称以及他人“口口相传”等方式,对延期领取售粮款的农户,承诺按照延期时间以每斤加价0.1元左右或年息18%左右支付高额利息,对于提供资金的借款人,承诺按照借款时间以年息18%左右支付利息,共向240多农户吸收资金1330余万元,事后仅仅归还102万元,剩余1220余万元未能归还。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陈某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认罪认罚,综合考量其量刑情节,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对陈某吸收的尚未归还的资金1220余万元继续追缴。

法院提醒,正值夏季粮油丰收时刻,农民朋友一定注意粮食交易安全,能够现场交付的,尽量争取当场现金或转账支付,尤其要注意警惕高额利息的引诱,避免掉入非法集资陷阱。下一步,淮阴法院将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守护百姓钱袋安宁。

编辑/叶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