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目前所了解,有部分外贸企业货物发不出去,现金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法给供应商付钱,只能赊账。”浙江省一位外贸从业者如是说。
上述情况折射的是,受境内外疫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微外贸企业正常经营面临挑战。
不过,近期,多个重要会议和文件已经强调稳外贸,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多家银行已采取积极举措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特别是面向中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定向投放,极大缓解了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
月内政策面多次强调信贷支持 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增速或加快
不到一个月,国家层面两次强调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提出13条政策举措稳外贸,其中明确提出“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要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支持银行对暂时受困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梳理一批亟需资金的予以重点支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特别是要增加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避免出现企业因资金匮乏而无法开工流失订单的现象。
“当前重点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扶持,是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关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数据显示,近年来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余额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增速相当于整体信贷增速的两倍以上。其中,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同步保持高增长。在政策加力推动下,短期内银行会主动对接中小微外贸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的信贷需求,增加此方向的信贷投放,中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预计这将助力5月份出口增速反弹,稳住外贸基本盘。
从信贷支持扩至汇率风险管理 多家银行助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为护航外贸企业经营,多家国有大行积极扛起责任。记者日前从中国银行获悉,作为我国对外经贸金融服务主渠道银行,中国银行主动为进出口企业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截至目前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9000多家进出口企业,有效助企纾困。1月份至4月份,中国银行境内机构提供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和进出口贸易融资投放分别同比增长24%、44%,为外贸保稳提质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上海连彩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精于有机颜料的化工外贸企业,该企业负责人陈铁山介绍,受境内外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被打断,出口货物难以发货出运,企业急需资金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和员工的工资。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客户经理了解到该企业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过小微出口信保保单后,指导其通过线上方式申请了“跨境快贷-信保贷”额度,并依据企业在疫情封控前出运的报关单提供了融资,已累计为该企业发放200余万元贷款,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上的燃眉之急。
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5月中旬,“跨境快贷”系列产品已累计为1万余家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过215亿元。此外,建设银行已累计为300余户小微外贸企业办理延期业务,金额累计近2亿元,其中多数企业已渡过难关维持正常经营。
“2022年1月份-4月份,农业银行为2800户外贸企业发放国际贸易融资超2200亿元,实现服务客户数及融资量双增长。”农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接下来,农业银行将积极研究小微外贸企业“单一窗口”线上融资新模式,为有订单、有市场、有信用的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快捷化的线上信贷服务,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水平。
目前,对外贸企业而言,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已成为稳健经营的必修课。5月26日,商务部、央行、外汇局重磅发声,多举措支持外经贸企业提升汇率避险能力。
已有外贸企业在银行助力下,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此前需购汇1380万欧元偿还外债,因购汇金额较大,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较为关注。据中信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在合适时机为该企业提前锁定了欧元远期购汇汇率6.9210,而企业购汇当天欧元购汇汇率为7.0410,成功为企业节约购汇成本约165.6万元。
协同发力纾困解难 将加强与中国信保合作
在采访中,有外贸从业者向记者透露,“部分中小外贸企业缺乏实物资产方面的优势,无抵质押物是其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对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建议,银行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通过拓宽抵质押物范围、优化信贷流程等方式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与政府、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通过合理的风险补偿、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降低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风险和成本;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利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数据、交易信息与信用等,向上下游企业提供长期可持续的信贷支持。
刘向东提到,当前,我国外贸环境还面临着多重压力,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抱团取暖”,共同为外贸企业降本减负、拓展市场、规避风险等提供更多支持。金融机构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提供融资服务、进出口保险、跨境融资担保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外贸企业正常开展进出口业务,从而实现稳外贸和贸易强国建设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家银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持续增加信保保单融资规模,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可获得性,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同赋能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要跟上政策调整步伐,及时优化自身业务流程及绩效考核机制,提高面向外贸企业的融资对接效率,增加信贷额度。”王青表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银行要强化主动让利实体的意识,较大幅度降低外贸企业实际贷款成本。
原晓惠建议,金融机构要综合研判企业所处行业和市场发展情况,结合疫情、国内外形势变化,通过应延尽延等机制安排,适度帮助中小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利用科技、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信贷服务效率、增强差异化服务水平;此外,完善激励制度和奖惩考核机制,优化内部流程,通过完善尽职免责安排、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优化贷款定价机制等,健全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编辑/范辉